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从孔子的这段话中,人们提炼出了一句流行的口头禅——朽木不可雕也。这句话常常是用来批那些没有潜力、不懂道理或不可教化的人。这么说来,宰予就成了一段不可雕的朽木。可是,宰予是孔子门徒中很有天赋的人,学习悟性很高,也很刻苦。自然,“朽木不可雕也”这句文中带刺的骂人话就不该加在他身上。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句话的原意是:“腐烂的木头不可能雕刻什么了,粪土一样的土墙不可能粉刷了。”看到这里,似乎孔子对宰予的怒气已经促使他抛开作为君子刻守的礼仪,开始拄杖大骂了。于是,很多人就由此得出一句出自圣贤之口的辱人之言,断章取义,遗落了后面半句话:“于予与何诛?”这句的意思是“对宰予,我还能责备什么呢?”由此可见,孔子其实是在拄杖叹息。原来,宰予虽然是一块学习的好料子,而且勤奋上进,颇入孔子法眼,但是天不作美,他的身体却十分的.虚弱,时常生病。我想,身体孱弱的宰予在白天学得太累了睡上一觉,确实是无可厚非的事。孔子不是在叹息宰于做为读书人白天睡大觉的表面现象,而是在感叹宰予身体状态之差,承受不起他奋起学习的决心。他是为学生的身体担心啊!
孔子说:“当初我看一个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看一个人,我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一下他的行为。这种情况,我是经过宰予的事情以后改变的。”孔子之所以能够门徒三千人,培养出七十二位圣贤,就是基于他对于人的天赋与人的身体是很清楚,而对每一个学生又是有教无类的缘故。
但是,现在的人们在文绉绉地骂着:“朽木不可雕也”时,又有几人想到这一层?
孔子是个很体谅学生的老师。
关于论语的读书笔记2《论语》是凝聚我们中国人智慧的一本书。四年级的时候,爸爸就给我买了一本孔子的论著—《论语》,并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论语》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可以教给我们很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听后迫不及待的翻开《论语》,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做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就必须做到随时随地都在学习中,内心充满着掌握真理的愉悦。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知。”这句话是令我感悟最深,受益最多的。它的意思是说:要学习别人的长处,用别人的短处来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且改正。让我明白了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是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别人的缺点呢,就用来当一面“镜子”,看一看自己身上有没有这些缺点,有,就要把它及时改正。没有,就用来告诫自己,以后不要犯这些错误。这句话一直伴着我健康快乐的成长,无时无刻的给我警示,指引我如何去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论语》应当是阶梯中非常重要的一级,学习《论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好多做人的道理。
关于论语的读书笔记3这段时间,我们把《论语》这本书学完了。还记得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封面非常的精致,上面还写着非常大气的两个字——论 语。刚翻开书页,就看到了人物介绍。这本书的作者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中国古代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师业,被中国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俗话说: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其中著名的弟子有:颜回,曾子,子路,子贡,管仲……
《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辑而成,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包括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有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至理
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起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一起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选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有缺点的话,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我有没有这样的情况,许果有的话就立刻改正。
《论语》是孔子智慧的精华,书中讲到的做人的道理,值得我们一生去慢慢
《金刚经》是在汉传佛教中最为流传的般若思想典籍,一直都被各宗各派学人重视和传诵。下面是《金刚经》题解,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金刚经》题解
本经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玄奘法师译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达摩笈多译为《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较六个译本来说经题,意思是说金刚譬喻为般若,能断诸烦恼而度达彼岸。这也是多家注疏所说。然而,亦有说烦恼如金刚难破,须般若能断的'释义,即能断金刚(烦恼)的般若。另有一解是说“金刚”之义,所指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为吕澂先生依《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金刚品》之义所说。此解所说,道尽整个《金刚经》之中心思想,即作为发心菩萨,如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正如佛告须菩提所说:“菩萨摩诃萨应生如是心:‘我当于无量生死中大誓庄严,我应当舍一切所有,我应当等心于一切众生,我应当以三乘度脱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槃。我度一切众生已,无有乃至一人入涅槃者。我应当解一切诸法不生相,我应当纯以萨婆若心行六波罗蜜,我应当学智慧了达一切法,我应当了达诸法一相智门,我应当了达乃至无量相智门。’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生大心,不可坏如金刚。”(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金刚品》)
金刚三义
所谓金刚三义,是吕澂先生所说,即发趣义、三假义、无住义,此三点在其他各家注疏中鲜有述及,今节选其内容来说明其要,为使学人更好理解此经。
一、发趣义
发趣即发心。常人于发心字多有误解,谓为当初一下即了之自相,故此另依《般若经》而换取发趣字,谓趣无上乘。由资粮加行,地地胜进至于究竟等觉时,皆名发趣。如是发心实贯彻道果,始终意趣,所以《经》言,发心即成等觉,而成等觉亦不外此发心。故此发心实一切行所依止,有金刚不坏之义,即名此心为金刚,为大、为胜、为究竟。所谓菩萨而摩诃萨者,即指发此金刚不坏之心。是心内容极广,有二句最为主要,谓:“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及“无一众生得灭度者”。具此二点是名发起金刚不坏心,金刚名经之意,即示明此种发心之义。
复次,金刚不坏云者,即谓无一众生入涅槃。可见此之发心,原非名想计着(世以好名而发心者),即不住彼名想。若有所住,所住动摇,发心即失。故知不住发心方称不坏。如此发心非为名想(名与名字)亦复不住,云何而发?无着于此提出愿欲二字。欲谓欲求,指此要求发之于内而非外。譬如常人闻说生死并不知惧,但声闻一闻佛说诸行无常,毛发皆竖,为说生灭法即信受奉行,此欲之在内而非外者。以此佛学后来有种姓之说,如闻无所动其心者,即无种姓。可知所发虽在名,而能发定在内。又愿者谓思惟作意或抉择分别。是欲非仅一心之动而已,必于所欲要须思惟抉择乃能决定,故金刚心之发,根本仍在“欲”与“愿”上。如所欲展转光大。而愿亦随之展转幽微胜进,佛学之行(或般若行)即据此步步抉择胜进而至究竟也。故知发心定非当初即了,必须地地无失乃能究竟。此意据于《般若》而见诸《华严》,所以发心乃彻始彻终层层胜进事。如《金刚般若》,须菩提问发趣行人云何应住。佛示发此金刚心后,随示十八住处,令由发心至于成佛,住住抉择对治,皆与发心同一进止。至入般若段时,更明示应无所住而发心。无住二字明白提出,即示此心不坏之金刚义也。惜二千年来断章取义,以游荡无依而释无住,岂其是耶?
二、三假义
般若学见之经者,如《须菩提》,《舍利弗》、《帝释》、《文殊》乃至《弥勒》,各有特点,然以《须菩提》最为重要,初三分中俱有明文,如舍利弗问学般若当于何处求,佛即告言当于〈须菩提品〉中求。此品所重即为三假,《金刚般若》乃《须菩提般若》之精华,其根本亦在三假。三假之名罗译为法假、受假、名假,玄奘译成法名方便,二译皆通。罗什之意《智论》有释,慧远承之,而有发挥。其次第谓:
由极微积聚所成之物为法,即是法假;
由种种法如五蕴成人,即受用假;
再由受假积聚所成军,是名假,乃假中假也。
奘译无“受假”,但有法名。如须菩提与佛问答,但说不见菩萨(法)亦不见菩萨名(名)。然佛令须菩提说法,须菩提亦有所说,而此所说即方便说。是奘译三假之义亦通。
三、无住义
无住乃般若行之本色,般若行即无住行也,兹分三种言之,一者于何无住,二者云何无住,三者无住次第。
于何无住?何处无住者,此谓想字,即于种种想无住。印度人以此想字表示概念,作为心思整体对象。依之着着分析有为名言而为名想、言想,有非名言所及,但有影像者即是意想。以此佛学专门说此“名想”为“名言”,“意想”为“意言”。广义名言赅此二者,其内容无非三假中之名法二假。有情一世生心动念不离对象,即无一刻一念离于想者。谈般若行,即不住此想。不住即不执、不着、不取,而此不执、不着、不取,乃依想之形式内容关系而言。
云何无住?一切众生无一念能离想,行动生活,无时外想,讲学而见于义字语言者,何尝无想而佛有所说耶。是知无住证得实为甚难。然此关键则在知字耳。能知此想即可无住,是故知即无住发端,不知即成戏论。以不知而有种种作为,终不脱于戏论也。此云知者要有二义,谓能随顺教授及作意思维。随顺教授乃闻之事,作意思维是思之事。在戏论氛围中,而能知此想是想者,实有待于智人启发教授。由此而知佛说可依,能信其说时时作意思惟,通达此想无有实在,即为闻事。闻事较易而思事繁难,般若行之重要处,在于作意。能无住想者,但知此想是想,或信此想是想,亦不济事,故非于彼加以思惟作意不可。然而一念之起,欲令相续,颇为困难,故须念念思惟专住此事或有可能。
无住次第。泛说有二,谓“定心”、“散心”,定言心集中,散则反是。此之无住,先于定心(是心集中时之瑜伽定心)说不住想,将余所有想一切除遣以炼磨此心,令不集中时,心之余势(即功能)亦不消散。如《经》初即问发趣菩萨行者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此中修行,谓即定心,非修行时心即涣散,于此散心亦令之不出范围,是谓降伏其心。故此二心实为一义。即佛说发心,当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然无一众生得灭度者,是之谓不住于想。菩萨于此,亦复不住。
盖定心作意思惟,于众生想亦不存在,若有众生想即非菩萨故。然于散心中亦不能有此想也。于此有疑,若于“定心”、“散心”皆离想者,果有何事而可作耶?此仍前言,知即不堕戏论也。本是名言,不知为想,即堕戏论,如人生日用不离水火,不善用之,活人者反以杀人。名想言想亦复如是。于此名言知其念念为想即能念念为用,由发心至于成佛,一贯到底,胜进勤行,都无所住,而佛境显现矣。
材料1.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傅山在《作字示儿孙》小序中写到,写字要注意“宁拙毋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直率无安排”。鲁迅对于作文白描法,也曾谈过十二个字:“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其实,这何止是对写字作文的要求,做人做事亦理应如此。
2.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西塞罗)
3.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有一次,歌德和贝多芬在路上并肩行走。突然,对面来了国王的仪仗。贝多芬昂首挺胸,从国王的仪仗队面前挺身而过。歌德退到路边,摘下帽子,在仪仗队面前恭敬肃立。
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吕氏春秋》里记载着一则楚王失弓的故事,讲的是楚王去云梦泽打猎,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弓丢了,侍从们要循原路寻找,楚王说,算了吧,不必去找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到不了别处的。孔子听闻此事后说,这句话如果去掉“楚”字就好了,不妨说“人失之,人得之。”老子听说了孔子的评论后,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再去掉“人”字会更好。那样就是“失之,得之”。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著名作家近日在自己的一篇作品中写道:“在宁夏的西海固,在贵州的偏远山区,在四川的小凉山深处,到处可以看到,大人和小孩子,只要吃饱了,就会很安详地坐着晒太阳,甜蜜地打盹,万事不挂心,目光温和得如新生羔羊。……”这位作家用很抒情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他很欣赏的“很穷但很快乐”的画面。
你同意这位作家的抒情吗?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这位作家的抒情的看法,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泰戈尔
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和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荒漠。——萨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7.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他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
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吗?”牧师问:“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牧师接着说:“这朵花是你的。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你把它怎么样?”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看它。”
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
得过早凋谢。那年春天,牧师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还结交了大批朋友。
8.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赛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然后该参与者便可以要求其他人来参与这一活动。活动规定,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该活动旨在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该挑战赛已扩散至中国。一时间,雷军、陈光标,章子怡等公众人物纷纷响应。
当“冰桶挑战”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也引发了许多争论:有人说:冰桶挑战是一场作秀,名人高举冰桶的背后,是不是暗含炒作?但也有人说,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在短短两天时间里收到了130多万元捐款,这是过去几年捐款的总和,并且这项活动使和渐冻人,瓷娃娃一样的罕见病开始走入公众视野。
那么,“冰桶挑战”活动到底是慈善,还是作秀;是真正的公益,还是全民的娱乐?对此,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992年柏林墙倒塌两年后,守墙卫兵因格〃亨里奇受到了法庭的审判。原因是在柏林墙倒塌前,他射击了一名意欲翻墙而过的年轻人克里斯 格夫洛伊。……因格 亨里奇的律师辩护称:“这名卫兵仅仅为了执行命令,别无选择,罪不在己。”然而法官西奥多 赛德尔并不这么认为:“作为警察,不执行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却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那时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这是你应该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当法律和良知冲突之时,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法律却不是。尊重生命,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最终,因 亨里奇因蓄意射杀格夫洛伊被判三年半徒刑,且不予假释。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很多年前路过一个无名小镇,随便去了一家旅馆,店主的相貌平常得令人过眼即忘,但待人不错,那夜我睡得很香,次日天亮,又乘车继续赶路。或许今生我再也不会到那个小镇,再也见不到那位店主,但那些灯火、那个小镇、旅馆及店主……这些残缺不全的美好记忆,却构成了我一生中最大的想象空间。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修剪,它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啊!”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乡呢?……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人说,“人总是期盼得到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有人批评说,“期盼得到不可能的事情,这是很荒谬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或许,你就期盼过得到发生不可能的事情;也或许,你当时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后来竟然得到了;还或许,你对人总是期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一现象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人生像曲曲折折的山涧流水,断了流,却又滚滚而来。——波普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围绕材料,请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14.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最近,一篇题为“原来这些
比如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其实后面还有半句:“当然,没有那1%的灵感,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也只不过是汗水而已。”
又如卢梭的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其实后面还有半句:“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又如《论语》中的名言“三思而后行”,其实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孔子认为做事不能过于谨慎多思,考虑两次就可以行动了。
这些曾被断章取义和被还原了本来面目的名言,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