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知道他不会和我拼命了,可他说的话就像是一把钝刀子在割我的脖子,脑袋掉不下来,倒是疼得死去活来。
3、我觉得作家和批评家是有很大区别的,批评家就是在面对经典作家时,仍然想方设法找到他们作品中的破绽。作家不一样,作家总是更热情地去发现同行的优秀品质,尤其是自身欠缺的品质。所以同样一部优秀的作品,在作家那里会获得毫无保留的尊敬,可能只是几个精彩的篇段感动了他,也已经足够了。在批评家那里,即使是最慷慨的赞扬都是有保留的,批评家总是更多地去关注那些不足之处,事实是任何一部伟大的小说都是有缺陷的,所以批评家总是理直气壮。
4、老子就是啃你家祖坟里的烂骨头,也不会向你要饭。
5、人啊,活着时受了再多的苦,到了快死的时候也会想个法子来宽慰自己。
7、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8、起初我的构思是一部十万字左右的小说,可是叙述统治了我的写作,篇幅超过了四十万字。写作就是这样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这和人生一模一样,从一条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一条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所以耶稣说:“你们要走窄门。”他告诫我们,“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9、女人啊,性子上来了什么事都干,什么话都说。
10、那些热衷于描述自己隐私的,其实不是在表达自己的内心,是在表达自己的内分泌。一个作家一生写下了众多的人物,这些人物可能都是他自己。当他离世而去后,我想水至说得好,“我们应该从他身上看到还在的人。”
11、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余华 《活着》
12、 作为一个词语,“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余华 《活着》
13、 无论多么美好的体验都会成为过去,无论多么深切的悲哀也会落在昨天,一如时光的流逝毫不留情。生命就像是一个疗伤的过程,我们受伤,痊愈,再受伤,再痊愈。每一次的痊愈好像都是为了迎接下一次的受伤。或许总要彻彻底底的绝望一次,才能重新再活一次。 ——余华 《第七天》
14、 人啊,活着时受了再多的苦,到了快死的时候也会想个法子来宽慰自己。 ——余华 《活着》
15、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余华 《活着》
16、 我知道他不会和我拼命了,可他说的话就像是一把钝刀子在割我的脖子,脑袋掉不下来,倒是疼得死去活来。 ——余华 《活着》
17、 我们称那位衣着暴露的S小姐为”局部真理”,因为真理都是赤裸裸的。 ——余华 《活着》
18、 这孩子也不做错事,让我发脾气都找不到地方。 ——余华 《活着》
19、 这是两个孩子第一次在夜晚看到大海,夜晚的大海神秘莫测和变化多端,让他们一阵激动,忍不住尖声喊叫起来,这次宋凡平没有捂住他们的嘴,他的大手摸着他们的头发,让他们叫个不停,他自己出神地看着黑暗中的大海。 ——余华 《兄弟》
20、 我在情感上的愚钝就像是门窗紧闭的屋子。 ——余华 《第七天》
21、 我们仿佛行走在这样的现实里、一边是灯红酒绿、一边是断壁残垣。或许说我们置身在一个奇怪的剧院里、同一个舞台上、半边正在演出喜剧、半边正在演出悲剧..... ——余华
22、 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代替的。 ——余华
23、 有墓地的得到安息、没墓地的得到永生、你说哪个更好? ——余华 《第七天》
24、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余华 《活着》
25、 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们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 ——余华 《活着》
26、 我们没完没了的说话,我们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我们谁都不想回家。 ——余华 《空中爆炸》
27、 现在我真想搭车,因为黄昏就要来了,可旅店还在***肚子里,但是整个下午竟没再看到一辆汽车。要是现在再拦车,我想我准能拦住。我会躺到公路中央去,我敢肯定所有的汽车都会在我耳边来个急刹车。然而现在连汽车的马达声都听不到。现在我只能走过去看了,这话不错,走过去看。” ——余华 《十八岁出门远行》
28、 回首往事或者怀念故乡,其实只是在现实里不知所措以后的故作镇静。 ——余华 《在细雨中呼喊》
29、 还在想江南吗?还在写那些关于江南的诗吗?还在为那个江南的女孩子牵肠挂肚吗? ——余华 《毕业生》
30、 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朋友了。我把手搭在他肩上,他把手搭在我肩上。他正在把他的恋爱说给我听,正要说第一次拥抱女性的感觉时,这汽车抛锚了。 ——余华 《十八岁出门远行》
31、 现在我根本不在乎什么旅店,这汽车这司机这座椅让我心安而理得。我不知道汽车要到什么地方去,他也不知道。反正前面是什么地方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我们只要汽车在驰着,那就驰过去看吧。 ——余华 《十八岁出门远行》
32、 那支烟一直燃到尽头也没有吸一口,那根琴弦寂寞了一个星期也没有弹一下。许多老房子消失了,校园里正在大兴土木。老房子留在照片里,我们呢?我们也能留在照片里吗?包括那些做作的微笑和夸张的”V”形手势? ——余华 《毕业生》
33、 我感到自己像是一棵回到森林的树,一滴回到河流的水,一粒回到泥土的尘埃。 ——余华 《第七天》
34、 人老了也是人,是人就得干净些。 ——余华 《活着》
35、 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死的意义不过在于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余华
36、 我想无论是写作还是人生,正确的出发都是走进窄门。不要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没有多长。 ——余华 《兄弟》
37、 他是可以看到自己过去的模样的人 准确看到自己年轻走路的姿态 甚至可以看到自己如何衰老 ——余华 《活着》
38、 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迷路者,我们都是按照自己认定的道路寻找方向,也许我们是对的,也许我们错了,或者有时候对了,有时候错了 ——余华
39、 我走出自己趋向繁复的记忆,如同走出层峦叠嶂的森林。 疲惫的思维躺下休息了,身体仍然向前行走,走在无边无际的混沌和无声无息的空虚里。 空中没有鸟儿飞翔,水中没有鱼儿游弋,大地没有万物生长。 ——余华 《第七天》
40、 我不怕死,一点都不怕,只怕再也不能看见你 ——余华 《第七天》
41、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讲述自己。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他可以准确地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这样的老人在乡间实在难以遇上,也许是困苦的生活损坏了他们的记忆,面对往事他们通常显得木讷,常常以不知所措的微笑搪塞过去。他们对自己的经历缺乏热情,仿佛是道听途说般地只记得零星几点,即便是这零星几点也都是自身之外的记忆,用一、两句话表达了他们所认为的一切。
42、这钢铁能造三颗炮弹,全部打到台湾去,一颗打在蒋介石床上,一颗打在蒋介石吃饭的桌上,一颗打在蒋介石家的羊棚里。
43、写长篇小说就完全不一样了,一年甚至几年都不能完成,作家在写作的时候,笔下人物的生活和情感出现变化时,他自己的情感和生活可能也在变化,所以事先的构想在写作的过程中会被突然抛弃,另外的新构想出现了,写长篇小说就和生活一样,充满了意外和不确定。我喜欢生活,不喜欢工作,所以我现在更喜欢写作长篇小说。
44、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
45、那件绸衣我往身上一穿就赶紧脱了下来,那个难受啊,滑溜溜的像是穿上了鼻涕做的衣服。
46、一个人对世界基本的图像就是在童年时建立起来的,以后长大成人和历经生活后逐渐老去,所能做的只是对这基本图像做一些局部修改,而它的根本是无法改动的。当然有些人修改的多一些,另一些人会修改的少一些。
47、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
48、当我虚构的人物越来越真实的时候,我开始去怀疑我的现实是不是正在被虚构。
50、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
你能想象死后的生活吗?
死后的七天会怎么过?
死后,活着的他们又会怎么样?
余华以“死后七天”的独特视角切入,以死后天数为章节划分,讲述了他在九泉下重逢故人,所遇到的各种人间故事,也回忆了主人公自己的一生:有如山的父爱,有被背叛的爱情,有身边百姓的冷暖是非,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孤独和沧桑。
如果这篇小说是按照普通的叙事顺序记述,那应该是这样的:
母亲在火车上意外生下他,被一个轨道工人捡到,从此跟着轨道工人生活。
轨道工人才21岁,未婚未娶就领养了这个孤儿,也因此断送了自己的婚姻。
长大后,亲生父母找到他,他毕业后去了那边却因家庭不和睦而回到轨道工人身边
四处找父亲无果,在餐馆吃饭意外爆炸身亡
但是作者别出心裁,让整本小说多了份神秘和沧桑的味道。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这本小说,从不同的视角也能读出不同的内涵;总有一个故事能打动你。
养父与亲生父母
养父是整本小说的主旋律之一,养父的命运和主人公杨飞的命运那么奇特地交织在一起,而养父对杨飞的爱和付出,让人为之感动。相比亲生父母,有养父在的地方,才是家。
命运与人生
除了作者童年的无忧无虑和昙花一现的浪漫爱情,整个人生还是苦闷多过幸福。命运让他来到养父身边,命运让他认识了她却最终失去了她,也这么巧命运又在他再次听说她消息的时候离开人世。人生苦短,命运多舛。
爱上一匹野马
他曾经也是唯一的妻子,是个能干又聪明的清高女人。他给不了她想要的人生高度,他只是个适合过小日子的男人,但是她想要的更多。于是她离开了他,是的,她成功了,有了她想要的地位和名声。但是她却失去了爱情,孤独自杀。
洗头妹的爱情
文中还讲述了其他人的故事,洗头妹“鼠妹”的爱情和轰轰烈烈的生死,是文中另一主旋律。他很穷,但是她甘心跟他住地下室过日子。她很天真也很愚昧。她的死很荒谬,为了一个山寨的iphone4s而死。他很痛苦,卖肾换来墓地钱,让她能有个安息之地。就在他也来到九泉之下那天,她却永久的安息了。他们的`爱情很平凡,他们的爱情也很伟大。谁说平凡人就不能拥有刻骨铭心的爱情吗?
那些现实的社会风气
小说写于2013年,里面提到的故事里,夹杂着对现代风气的描述,那么贴切我们,心生共鸣。有虚报事故伤亡情况的,有追风买iphone的甚至引发命案的,有为生存被迫去当小姐的,有在官场里面被踢球的,有开餐馆被官僚压榨的......
非常感叹于作者的匠心独运,巧妙的剧情安排,独特的生死视角,动人的人间故事,生动的文字描述,一本好的小说值得细细品味。
父亲、亲情、人性、痛苦、爱情、回忆、生离死别、无奈、命运、家庭、现实、官僚、平凡....一本书读尽人间沧桑。
《第七天》是中国当代知名作家余华继《兄弟》之后,时隔七年后最新长篇小说。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讲述了现实的真实与荒诞;讲述了生命的幸福和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比恨更绝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
2.如同风吹草动那样,我们整齐地点了点头。
3.我们走在寂静里,这个寂静的名字叫死亡。我们不再说话,那是因为我们的记忆不再前行。这是隔世记忆,斑驳陆离,虚无又真实。
4.如果你的世界,没有痛苦的害怕,没有尊严的担忧,没有富贵的贫贱,没有暖寒的交替,没有外貌的困扰,没有男女的区别,没有你我之分,没有生死顾虑,你才会离"真正的.活着"越来越近。
5.我感到自己像是一棵回到森林的树,一滴回到河流的水,一粒回到泥土的尘埃。
6.我的悲伤还来不及出发,就已经到站下车。
7.他们说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
8.我不怕死,一点都不怕,只怕再也不能看见你
9.我在情感上的愚钝就像是门窗紧闭的屋子。
10.如同水中的月亮,无论波浪如何拉扯,月亮始终围成一团荡漾着。
11.无论多么美好的体验都会成为过去,无论多么深切的悲哀也会落在昨天,一如时光的流逝毫不留情。生命就像是一个疗伤的过程,我们受伤,痊愈,再受伤,再痊愈。每一次的痊愈好像都是为了迎接下一次的受伤。或许总要彻彻底底的绝望一次,才能重新再活一次。
12.我在静默的围坐里听到火的声音,是舞动声;听到水的声音,是敲击声;听到草的声音,是摇曳声;听到树的声音,是呼唤声;听到风的声音,是沙沙声;听到云的声音,是漂浮声。
13.我走遍这个城市的所有角落,眼睛里挤满老人们的身影,唯独没有父亲的脸庞
14.没有说话,没有动作,只有无声的相视而笑。我们坐在静默里,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只是为了感受我们不是一个,而是一群。
15.我的身体摇摇晃晃坐在那里,像是超重的货船坐在波动的水面上。
16.我的身体像是一棵安静的树,我的记忆在那个离去的世界里马拉松似的慢慢奔跑。
17.我们同时站了起来,刚才已经稀少的雨雪重新密集地纷纷扬扬了。她挽住我的手臂,仿佛又一次恋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