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随着全县“精读百书工程”的继续开展与落实,我校上下掀起了一阵阵读书浓的喜人热潮。于是,浓浓的书香飘满校园,它像春风,将缕缕书香传播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开卷有益,益人、益己。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阅读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一个人尤其是当代21世纪的小学生,应及早养成“读好书”的价值观念,“读书好”的自觉态度以及“好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已经成为小学生的一项重要的精神文化活动。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从狭窄的港湾驶向无垠的海洋。优秀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尽情欢笑,让我们庄严思考,可以让我们奋发图强,让我们勇于创造!在书的世界里,可以领略广阔的天地,欣赏壮丽的山河;可以知文史经传,品诗词歌赋;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长,眺望未来的瑰丽!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同学的文化素质,培养同学们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营造校园读书氛围,架起一座与书沟通的桥梁。
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书足以怡情,读书足以养性,这也是人们常挂嘴边的话,那么,为什么不马上行动呢?在此,我倡议:全校同学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读书活动中来,多读好书,让我们的校园溢满书香,让好书来陶冶我们的情操,增长我们的见识,升华我们的境界,并以此共勉,努力营造我们校园浓厚的求真、求实、求知的文化氛围。
1、读好一本书————好读书、勤读书。书有很多,一本健康的书总能让我们从中受益。
2、做好一件事————写好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你的鉴赏水平、写作能力,以助于学以致用。
3、交好一个友————以“书”为友。读书,其实就是与书中的人物认识的过程,与书的作者交流的过程。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好书之所以为好书,也正是因为书中的人物、书的作者能引领我们走向成熟。
4、点亮一盏灯————用书来指引我们,明明白白做人。我们不但要“读好书,好读书”,还要善于从书中学会怎样做人,正所谓学以致用,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所在。
通过读书活动,我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多读书,在陶冶情操,滋润心灵的读书活动中,更加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爱自己,体验到读书带来的乐趣,从而做到行为文明规范。同时,希望同学们把读书活动期间所调动起来的读书热情发扬光大,在校园内营造一种浓重的书情、浓厚的书香,带动更多的同学投入到读书中去,把我校的学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同学们,让我们爱读书吧!拥有书,我们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拥有书,我们就拥有了美好的明天!
好读书读好书讲话稿2大家早上好!我是班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读好书,把书读好》。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可以增长见识,带人遍访名山大川,走进沙漠湖海,了解历史,畅想未来,从太阳系遨游至外太空,见识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宇宙的奥妙神奇。读书可以修身明智,杨降先生说,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可以登堂入室。如此轻便地与古今中外的圣贤学者交流,总能让人明白世间道理,做更好的自己。读书可以修饰容颜,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所谓“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亲爱的同学们,如果希望自己气质高雅,容颜不老,那么,趁春光正好,赶紧读书吧!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可是,“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选择好书很重要。
选择好书,首选经典文学。经典著作是大浪淘沙后,时间沉淀下来的精华,值得人反复品读。一
选择好书,可以和师长商量,听从他们的推荐和建议;也可以与同学交流读书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眼到,口到,心到,说明读书应认真专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诫我们读书应结合实际,多动脑,勤思考,才更有实践意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读过的好书,值得时时回味,温故而知新,领悟并收获更多的人生哲理。
同学们,春光明媚,年华恰好,让我们选择好书,掌握好的读书方法,一起把书读好,共同建设伟大的祖国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好读书读好书讲话稿3长期以来,我们不太重视语文,因为大家总觉得:我再怎么努力,语文成绩也提高不了多少;我不怎么学,语文成绩也不会低得太离谱。但这次北京高考改革,似乎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大家都知道要学好语文,首先必须认真听讲,其次便是熟记多背。但是在人的一生中,坐在教室里有组织的学习时间必竟是有限的,要想真正的地扩大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阅读将永远都是我们最佳的选择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呼吁读书。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似乎还停留在一个“美丽的口号”。
培根曾说过:“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取得高分,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在人的一生中,坐在教室里有组织的学习时间必竟是有限的,要想不断地扩大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阅读将永远都是你最佳的选择。
首先,读书让人获得知识,提高成绩。这是十分现实的,但这也是阅读最浅显的作用。
其次,读书可以让人提高修养。书籍是人类数百年来无数聪明才智的载体,它记录着人类记几十年的知识教训。读书,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
第三,读书让人开阔视野。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唯一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同时也让我们知道谁与我同行,又有谁看到了怎样的风景,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自我的追求与调整。在和他人所见的比较中,选择自己的路,也不错过他人遇到的、我们就不仅局限于视野所能领略的画面,古人就有“博百家所长,为我所用”的读书情怀。
最后,读书能让人明白事理。在书籍中品味知识的博大精神。在书籍中培养修养的文雅得体,在书籍中开拓视野看大千世界,在书籍中学做人处事的方法道理。
由此观之,读书大抵不只是为了语文成绩,而是为了开阔视野、塑造人格、健全精神,这也许是读书的真正目的吧。
我们倡导大家读书,并不是希望大家人人金榜题名,个个出人头地,而是希望大家真正为自己的人生找到幸福之源,为自己的心灵找到栖身之所,为自己的事业找到立足之根。但幸福总是来得太迟,心灵总是流离失所,事业总是难尽人意。萨义德认为知识分子的主要特点是:“背井离乡、疏离主流、边缘化,具有业余、外围的身份”。北大教授李零说:“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我的人生信念是:宁可做一枝“有怨生幽地”的野兰花,抑或做一条“疏离主流”的丧家狗,也永远不要做没有根基的墙头草,或者攀龙附凤的凌霄花。
我也衷心的希望“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不再停留在一个“美丽的口号”。
1、治病是场持久战,归根结底治不好,人体自身有免疫力,细菌、病毒也有抗药性,消灭细菌和病毒,也就消灭了人本身.
2、革命是个社会矛盾的释放过程,释放出来的毒素,当然有专制。它引发的乱局,也是新专制主义的温床。以毒攻毒,此事太正常。
3、民主有两大难题:一,穷人总是多数,少数服从多数,富人必然吃亏;二,傻子总是多数,少数服从多数,聪明人必然吃亏。
4、“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与环境的任何一方都是历史形成的结果。即使“异化”现象的否定作用,现在也可以通过由分工包含着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其他一切派生性质的`矛盾得到确切说明,表达方式被整个地改造了。
5、出国之前以为,世界之大,只有中国;出国以后才知道,世界之大,没有中国。
6、市民社会。这也是一个双重含义的术语,既指资产阶级社会,也指社会的“经济基础”。它是从黑格尔的。
7、纯学术一直是我的梦想,但我真正的梦,还是在学术之外,我原先意识不到,后来才明白,大东西,用学术讲,永远讲不了。学术是个通天塔,也是一条不归路。
8、宋人“易子而食,析骸而爨”,何其残忍,然而其过在楚不在宋。我们要知道,即使冷战也是战。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思想渗透,弱势被强势包围,没有安全感。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一句话,大道理管着小道理。
9、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10、西方的历史,无论是本国的还是海外的,都是以强硬的、野心勃勃的大国们为争夺控制权而展开的竞争为中心,在竞争中,残忍者、革新者和果断者取代了自满者、模仿者和优柔寡断者”,他们的特点是居高临下、恃强凌弱、吃硬不吃软,不相信眼泪和感化。
11、历次运动,大陆学者受冲击,不知遭过多少罪。他们,即使在监牢里也有人写东西、译东西。受委屈还有这等贡献,这叫什么?这叫可歌可泣。
12、生产方式。这个术语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晚期著作中并无严格定义,有时似乎是指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生产活动方式,有时似乎仅指生产关系或者社会经济形态。
13、人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往往最不了解;最不了解,也就最没有发言权。
14、所有制的形式。原文“所有制”一词(Eigentum),本是法学术语,有时也译为“财产”。但在。
15、再好的道理道义道术,过于执着,不仅为自己招祸,而且危害社会。
16、历史比较,常有错位。“天涯共此时”,只是个手表上的概念。同一时间下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历史,不同时间下的人可以有共同的历史。只有把空间的要素加进来,时间才会变得生机盎然、丰富多彩。
17、人穷也得有根打狗棍。先解决挨打,再解决挨饿。这是当年的硬道理。然而,棍子的代价太大。乞丐和龙王比宝,越比越穷。
17、(在线造句词典)祝您造句快乐,天天向上
18、“仁”是什么意思?我用最简单的话讲,就是拿人当人。
19、拿北京话当普通话,它可不是各地方言的拼凑,也不是投票选举的结果,皇帝在哪儿,哪儿就是普通话。
20、费尔巴哈超越了“实体”与“自我意识”的争论,在黑格尔哲学中发现了“人”的秘密,把黑格尔哲学从宗教批判的角度还原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形式,这是马克思后来思想发展的重要起点。
2、我把心给了你,身体给了他。——王菲新专辑将爱中不留一曲的歌词
3、要采访我,必须先和我上床;在床上能用多长时间,我就给你多长时间的采访。——北京某媒体一男记者在向木子美提出采访要求时得到的答复
4、你泡了吗?你漂了吗?你干了吗?——一则洗衣粉广告
5、你愿意和我睡吗?——一家公司的床垫广告
6、有谁能告诉我,怎么才能变得不那么出名?!——姚明在新书姚明闯荡美利坚的序言里抱怨盛名之累让他失去了平常人自在的生活方式
7、1644年6月6日,满族人攻入北京,为以后中国电视剧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一位上海诗人这样评价时下清剧的泛滥
8、美女就象胡椒面,哪里人气不旺就撒一点——一名中国城市居民评价美女商业促销
9、奶牛分公母吗?——中华小姐选大赛时,窦文涛的提问,小姐答:可能吧
10、女人如果不性感,就要感性;如果没有感性,就要理性;如果没有理性,就要有自知之明;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了,她只有不幸。——台湾漫画家朱德庸论女人
11、我不想等,要的是现货。——被称为“现货”的中年成功男人正在成为年轻女性的抢手货
12、千万不要和中年男人谈情说爱。——一篇小女子随笔的标题。作者认为,谈情说爱太浪费时间,关键是要做
13、我想可能是现在的读者太脆弱了。——海岩回答他的作品何以打动人
14、“小姐”今天剩下的唯一可以安全通用并且值得信赖的含义,似乎只有“女人”了。——专栏作家沈宏非分析“小姐”一词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语用学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15、难道说女人因为这个工具,可以和男人一样站着小便,就可以说男人和女人平等了?——李银河爱谈到有人发明“女用小便导流器”时的看法
16、请问你为什么要坐在他的大腿上?没有啊,我只是想看看他衬衣的牌子。——一位“暗访”记者在其“报道”中披露他在ktv包房与“小姐”的对话
17、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sars肆虐期间,钟南山接受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18、太祖退住舞阳,闻韦死,为流涕,幕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曰:“非典,吾命休矣。”——非典期间流传最广的一则短信。语出三国志,人们称此为“非典”一词的语源
19、人们想用钞票时,从不看它的发行日期。——深圳某年轻俊男娶了一个大款老太,面对人们的困惑,他自揭谜底
20、中国人民从此飞起来了。——媒体关于“神舟五号”的封面报道标题
21、20-25岁,大专以上;在读亦可,品德优良;容貌出众,秀丽端庄;体态婀娜,健康丰腴;才韵内敛,温柔可人;生具母爱,惜子敬夫;清纯如水,无性经历;家境平实,官贵免谈;户籍不限,民族不限。——4月中旬,一位自称身价过亿的35岁离异富翁在南方晚报、扬子晚报等全国16家媒体刊登的一则征婚广告,其中“无性经历”一条引起了人们的议论纷纷。
22、做五官端正的干部。——百姓对干部的期盼:手不伸,腿不懒,耳不偏,嘴不谗,眼不花
23、现在中国仇穷仇得有些变态,几乎没有正义和良知;同时崇富也崇得有些变态,只要能富就是杀人放火也在所不惜。——搜狐总裁张朝阳在上海福布斯论坛上说,现在的国民心态并非“仇富”,而是势利地“崇富”、“仇穷”,同时也不应该“仇富”,而应该“仇恶”,仇恨非正义的致富
24、男人最能拿来炫耀财富的,有三样东西:房子、车子与手表。但房子又不能带着到处走;车子也只能停在停车场。惟独手表,能随时随地显示自己的财富与品位。——钟表评论家曾士昕说
25、身体越来越胖,心胸越来越小;胆量越来越大,正气越来越少;娱乐越来越多,快乐越来越少;(
26、现代城、后现代城、西现代城。——京城房地产资深律师呼吁制止楼盘名称仿造风
27、这里绝对不是中国,至少不是想象中的中国,但这也不是外国。——女作家陈丹燕在上海图书馆发表演讲时,引用她的欧洲经纪人刚到上海时对这个城市所发表的评论
28、如果一个普通百姓盗挖了一座古墓,他会被判刑、甚至是死刑;而一个城市的领导犯错误毁掉整个历史文化名城,我们的法律却无从追究!——全国人大常委研究室蔡定剑博士,指出我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一个令法学界尴尬的现实。
29、我把堵车看成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堵车,那它的经济也可能凋零衰败。——年初,北京市政协委员、北大教授刘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
30、在中国,人的生命还是比车便宜。——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中国“私车热”的文章中说到保险
31、萨达姆.邓.非典——湖北省武汉市邓先生给儿子取的名字,他说,儿子在美伊战争打响之日(3月20日)出生,又适值非典肆虐。不过,他估计户籍部门不会允许此名登记
32、即使抽烟,也要有限度地抽。——年末,中国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后,有媒体如是提醒烟民
33、当众放屁一次罚款5元。——北京平谷区金海湖镇胡庄小学颁布的一项校规
34、为什么中国人在自己的祖国只能暂住?!——一篇文章的标题。此后,至少有10余家媒体在报道孙志刚时间引发的中国收容制度大讨论时使用了这一说法
35、3年前我担心找不到工作,我考了硕士;3年后的今天,我担心找不到工作,我又考了博士。我不知道几年后我会不会为6年前的选择后悔。——语出一则年初的网上论坛帖子
36、大学不是养鸡场。——北京大学李零教授一篇文章的标题,文章对该校的改革方案多有不满。
37、伊拉克战争变成了一出上亿人观看,24小时不间断的阁楼故事。——一家网站刊登了一篇深入分析美伊战争背后的传媒大战,称这是一场“虚拟的战争”;观众对战争进程的关心,变成了对新闻秀的好奇和对战争场面的猎奇
38、那是我的,你别给我弄丢了。——重庆的谭女士替儿子洗牛仔裤时,在后袋里发现两个安全套,儿子平心静气地对她说
39、每天赚到一万元。——一项对年龄四至六岁儿童有关财富的抽样调查发现,中国大陆70以上的儿童希望能够成为富翁,以上是他们想象中富人生活的内容之一,其余还包括:有钱、房子住得好、有小车、有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