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帝

平如美棠经典语录

时间: 2023-03-13阅读:

01、送你一颗子弹

豆瓣评分:8.6

作者:【中】 刘瑜

推荐

这本书里记录的是作者2005—2009年左右(尤其是2006—2007年)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在这本书里,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由于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出发点并不是写一本书,所以不同文章往往风格迥异,长短不一,质量不均,随着社会形势、荷尔蒙周期以及我逃避生活的力度而起伏。

豆瓣短评:

刘瑜这样的作者,永远聪明的既接地气,又有腔调。

这本书解答了我许多的疑问,即使是那些无法解答的,至少也让我知道我的那些焦虑恐惧以及自我分析的漩涡并不是孤独的。

这本书读了两遍,我喜欢刘瑜那种喋喋不休,絮絮叨叨,形容词连绵起伏,用不正经的语气讲诉时事和生活,轻松地读完,感觉确实有根针扎了你一下。

贰:世界是属于勇敢者的,所以世界是属于我的。

02、巨人的陨落

豆瓣评分:9.0

作者:【英】肯·福莱特

推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每一个迈向死亡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威尔士的矿工少年、刚失恋的美国法律系大学生、困潦倒的俄国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兰伯爵,以及痴情的德国特工… 从充满灰尘和危险的煤矿到闪闪发光的皇室宫殿,从代表着权力的走廊到爱恨纠缠的卧室,五个家族迥然不同又纠葛不断的命运逐渐揭晓,波澜壮阔地展现了一个我们自认为了解,但从未如此真切感受过的20世纪。

豆瓣短评:

肯•福莱特其实跟金庸很像,他在欧美出版界的地位绝不逊于金庸在中国的影响力,而且他们都是那种肚子里装满真材实料但绝不以此刁难读者寻找古怪存在感的好作家。

我本来以为推荐言过其实了,尤其书封,什么平均三个通宵读完,哼。嗯,书封确实错了,我用一天一夜读完了。

太好看了,肯福莱特讲故事本领惊人,一战背景的大格局,各国战事情事信手拈来,每个人物饱满立体栩栩如真,感情充沛好不做作,随时都可能让人爆泪,《战争与和平》既视感。

叁:我对自己要求很低:无非想要明白道理遇见有趣的事。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里,没有比做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

03、沉默的大多数

豆瓣评分:9.0

作者:【中】王小波

推荐

这本杂文随笔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思考,社会道德伦理,文化论争,国学与新儒家,民族主义等问题;包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涉及科学与邪道,女权主义等;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涉及性问题,生育问题,同性恋问题,社会研究的伦理问题和方法问题等;包括创作谈和文论,如写作的动机,作者的师承,作者对小说艺术的看法,作者对文体格调的看法,对影视的看法等;包括少量的书评,其中既有对文学经典的评论,也有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最后,还包括一些域外生活的杂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点。

豆瓣短评:

与其别人让我闭嘴,不如我自己赶快沉默了去。你的理又不是我的,我跟你辩个五六七八没意思。

我们是沉默的大多数,或在挣扎,或在脸上写满愤怒,然而结局终究是平庸顺从

傍晚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來,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肆:在遇到她以前我不怕死,不惧远行,也不曾忧虑悠长岁月,现在却从未如此真切过地思虑起将来

04、平如美棠

豆瓣评分:9.0

作者:【中】饶平如

推荐

87岁时,饶老先生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妻子美棠去世。那之后有半年时间,他无以排遣,每日睡前醒后,都是难过,只好去他俩曾经去过的地方、结婚的地方,到处坐坐看看,聊以安慰。后来终于决定画下他俩的故事,他觉得死是没有办法的事,但画下来的时候,人还能存在。

于是,他一笔一笔,从美棠童年画起……就这样亲手构建和存留下了的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记忆,也记录下了中国人最美、最好精神世界。

豆瓣短评:

画风颇有丰子恺的感觉,故事平平但却真情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这是一本90岁的老人回忆逝去爱人所写的书,涂涂画画间真情流露,不免想你我几十年后是否仍会相爱如初,生活与爱情有时候都需信仰坚持,愿我们别丢失它,顺境笑,逆境也不总是哭,无欲无求,平淡平安即好。

伍:闲暇人生的精华,除此之外,人的整个一生就只是和劳作而已。……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利用时间。头脑思想狭隘的人容易受到无聊的侵袭,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智力纯粹服务于他们的意欲,是意欲的工具。

05、人生的智慧

豆瓣评分:9.3

作者:【德】叔本华

推荐

这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这本书尤其适合大众阅读。虽然叔氏尽量放弃了居高俯临的审视角度,但关于错综复杂并因此众说纷纭的世俗人情的话题,经过这位思想大师一贯深刻而因此透彻的讨论之后,变得清晰简明,话题也几已穷尽矣。

豆瓣短评:

幸好没有读的太早,一开始还加加书签,后来有太多感慨句子已经标记不过来了。

文笔晓畅,洞见幽微。哲学史把叔本华归为悲观主义哲学家是有失偏颇的,我想叔本华只是不满于那种浅薄的乐观主义吧。

我要说,如果一生只读一本心灵鸡汤,就要读这一本。

一场美丽的邂逅,从此,我便与这本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平如美棠,多么美的字眼,原来就是主人公的名字。看到简介:从青葱年华到白发苍苍,跨越半个世纪,直至死亡的爱情故事,当即我就决定认真品读。

平如美棠两位老人的爱情始于民国时期。婚姻是受父母之命,初次见面就完成订婚。在回部队的路上,平如感叹道:“在遇见她以前我不怕死,不惧远行,也不曾忧虑悠长岁月,现在却从未如此真切地思虑起来。”生命中从此多了一个人,多了一份牵挂。这就算是初次相遇便望穿了今后将携手走过的60年罢。后来,平如爷爷被分配到安徽劳动教养。那是一段长达22年的分离。这22年,美棠奶奶独自一人撑起六口之家。原以为劳教后回到家里就能安享晚年,但却应了杨绛先生的那句话:“我们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一个安定的居所,但是老病相催,我们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搬进新居后,美棠奶奶身体每况愈下,言行荒谬。但平如爷爷始终不弃不离,四年如一日地为她做透析,照顾其衣食起居……

“白居易说:相思始觉非深。到了真正离别的那一刻,我才知道,海并不深,怀念一个人比海还要深。”平如美棠这跨世纪的爱情故事如今已经隔了岁月的凝视,在泪与笔墨的相融下,封印在厚厚的画册之中。

这是一段平凡的爱情故事,但正是这样的平凡,历经了时间和距离的锤炼,跨越了分分合合的坎坷,才谱写出这样一段至死不渝、可歌可泣的感人篇章。

我在想,爱情,是什么。是哲学的空白领域,还是艺术的永恒话题?

我也在想,为什么打动我的情节和画面总是白发苍苍却牵手依偎的夫妻

我想是缘于我对爱情的信仰———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你们一眼万年,望穿岁月,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就像平如美棠两位老人一样。

有人说,时代变了,爱情观也变了。也有人说,你太年轻,看得不透,想法单纯。但仔细体味,真正打动人心的爱情故事不都是像平如美棠两位老人这样有着不慕名利、质朴真挚、跨越生死的信仰和坚守吗?平如美棠的爱情,与时间无关,因为它有不畏死亡的勇气;这样的故事更与年龄和阅历无关,因为无论你身在何时何地,心中油然而生的共鸣总会坦露你的心声

读完这本书,目光停留在最后一个句号,最后一幅画面,失落感涌上心头。我不愿承认这个故事到此为止。故事虽平凡,但就发生在身边,比电视屏幕后的喜怒哀乐更真实,比艺术作品中“不平凡”的悲欢离合多了一些共鸣,比电影的精致画面更颤动心灵。

沈复 《浮生六记》

是爱情也是灵魂伴侣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写爱情的回忆录。豆瓣有人评价这本书:写人静水深流、润雨无声,是自传,更比小说动人。是实事,却如春梦无痕。

沈复和陈芸两人都醉心于文学,尤其在闺房记乐的部分,他们夫妻二人一同探讨李杜的诗歌,一起欣赏苏轼的散文。这样的一种感情,则是爱情最美好的形态。

林语堂称陈芸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女人“,看这本书的时候,很难不被陈芸所吸引。沈复想要访名山,搜胜迹,遨游天下。芸则喜欢化女为男,相携远游。并且期许:“今世不能,期以来世。”

三句话认识这本书: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今世不能,期以来世”。

“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

“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尧品如 《平如美棠》

最好的爱是相伴到白头

91岁的尧平如在妻子美棠去世之后,郁结无法排遣,于是他一笔一画将他们过去走过的岁月记录下来。他觉得死亡是没办法改变的事,但是画下来,就好像美棠还陪伴在身边。

故事还要追溯到民国,她们在童年相识,相爱于战乱的年代,此后又经历了漫长的别离,人到中年相守,以及暮年无法避免的生离死别。看这本《我俩的故事》,同时也是一部漫长的中国近代史。

这本书中,最打动我的画面并不是平如美棠隆重而热闹的婚礼,也不是战乱时两地分离之后的阖家团圆,而是两人历经风霜终于过上了平淡的日子

夏天早晨,我和美棠买菜回来,一同在房间里剥毛豆子。”这行字的上方是平如的画,两个头发已经斑白的老人穿着拖鞋,坐在小板凳上剥豆子。

三句话认识这本书:

1.“因为相信与你终将旷日持久,才敢说一句来日方长。”

2.“在遇到她以前我不怕死,不惧远行,也不曾忧虑悠长岁月,现在却从未如此真切过地思虑起将来。”

3.“相思始觉海非深,相思是比海更深的”。

尔克斯 《霍乱时期的爱情》

爱是一生的等待

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可谓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百科全书,这里边有初恋、暗恋、失恋、明恋、姐弟恋、婚外恋、老少恋、黄昏恋,你能想到的关于爱情的任何形态,马尔克斯在书中都有相关的描述。

但是最让人感慨唏嘘的,则是阿里萨和弗尔明娜的爱情,五十三年十一月零七天的等待,换来生命尽头的相逢,让人感慨万千。有时候真的感觉遇见了,此生你就是那个唯一,此后的岁月里,无论遇见过多少人,有过怎样的感情,也无法逃离最初的那份感情。

三句话认识这本书:

1.这部光芒闪耀、令人心碎的作品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纽约时报》

2.“我一生中遇到过成千上万个身体,并对其中数百个产生欲望,但我真正爱上的只有一个。”

3.不夸张地讲,这本书包含了有关爱情的全部答案,全部。

茨威格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将暗恋进行到底

永远都记得,第一次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内心里那一种无法言说的惆怅,都说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这本书的女主人公却上演了一场彻底的暗恋。看完这本书,才终于深刻的明白“我爱你,却与你无关”,这背后无言的酸楚。

一个男子在四十一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一个濒临死亡的女人,讲述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故事开始的时候,是她初遇男人的刹那,那时她还是个孩子,之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从未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

三句话认识这本书:

1.我始终为你而紧张,为你而颤抖;可是你对此毫无感觉,就像你口袋里装了怀表,你对它紧绷的发条 没有感觉一样。

2.深情是一桩不可救药的荒谬。

3.一个濒临死亡的女人,诉说她那属于你的一生。

傅真 铭基 《藏地白皮书》

我们始终牵手旅行

02年,当非典肆虐的时候,在北京上学的傅真翻过学校的围墙,买了一张去往西藏的机票。在西藏八廓街的青年旅社,他遇到了来自香港的铭基。彼此互生情愫的两人,却从未表达内心的爱慕之情,只是在大昭寺的门前,用手机拍了一张合照。

《藏地白皮书》是傅真和铭基一起合写的书,记录了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相恋,截然不同的心里状态。惟其如此,读者作为第三方,仿佛有了俯瞰全局的特异功能,见证爱情含而不露时的微妙情愫。

对于热爱阅读旅行的小伙伴来说,爱情最好的形态,就是傅真和铭基的牵手旅行了吧。10年之后,他们一起辞去英国工作,开始了间隔年旅行,并出版了有关东南亚旅行的《泛若不系之舟》和南美旅行的《最好金龟换酒》。

三句话认识这本书:

1.一路走来一路爱。

2.唯有相信,方能到达。

3.当我们心中有爱,才确知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被爱而不去爱人,快乐也许,幸福未必。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

嫁给爱情还是嫁给生活

关于这部外国文学的名著,讨论最多的则是包法利夫人(艾玛)的爱情悲剧。一个农场主的女儿,貌美优雅,嫁给了一个温和踏实的医生。医生虽然其貌不扬,也不懂浪漫,却给了艾玛无条件的爱。但是内心充满文艺情怀的艾玛,向往和喜欢的却是骑士的浪漫。

对于爱情,无数的人讨论过,究竟是应该嫁给爱情,还是应该嫁给生活。包法利夫人追求的两场爱情,最后都以惨烈收场,而最后真正爱她的人,却是她身边这个并不讨她欢心的丈夫

有人曾说,选择婚姻,就好像是在挑选一双合适鞋子,如果选择高跟鞋,在享受靓丽耀眼的同时,也要记得,穿久了它会硌的你生疼。如果选择平底鞋,它会让你穿的舒适,但你也要甘于它的平凡,并摒弃那些耀眼的光芒。

在爱情面前,究竟是选择高跟鞋还是平底鞋,这是一个问题。不管是高跟鞋还是平底鞋,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爱情本就没有完美,因为彼此的包容与欣赏,才可以互相成就

三句话认识这本书:

1.她爱海只爱海的惊涛骇浪,爱青草仅爱青草遍生于废墟之间。

2.对她来说,未来只是一条一团漆黑的长廊,二长廊的尽头又是一扇紧紧闭上的大门。

3.而且,越是近在身边的东西,爱玛在思想上越是回避。

后记:

查看更多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