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整个人还没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就已经端坐在大书桌前写观影感受了,两个膝盖骨至今还发酸发麻,可见《湄公河行动》的震撼效果非同凡响。不看真的不知道,看了以后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该片在北美上映时能被美誉为“2016年华语电影的强心剂”。选片时,我看它的分值是9.2分,现在看来,给它打10分都不为过分。
《湄公河行动》是博纳影业集团出品的动作电影,由林超贤编剧并执导,张涵予、彭于晏、冯文娟等主演。该片根据“10·5中国十三名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改编,讲述了一支行动小组为解开中国商船船员遇难所隐藏的阴谋,企图揪出运毒案件幕后黑手的故事。
如果仅仅写影片简讯,我感觉前面这一段已经就足够了,但是我所要表达的内容显然不是这个。我不是一个专业的影评人,我只是想如实记录自己在观影过程中思考的几个问题而已。
首先,我给这部影片的定性是“爱国主义”题材。第一次在看电影中,找到了身为一名中国人会有很骄傲的感觉。影片中的中国警察,深入金三角地带缉毒,为了在湄公河上无辜遇害的13名中国船员沉冤昭雪,给涉案的毒贩布下天罗地网。这些警察,完全不顾及自己的生命安危,正气凛然,勇猛无惧,用智慧和勇气与毒贩进行周旋和拼杀,真正上演了一幕血性报国的正义之战。
对影片中的这些热血男儿,我会肃然起敬,一个国家要实现国泰民安,真的是需要这些铮铮铁骨的硬汉子来保家卫国。影片中很多细节,都把军人置生死于不顾的伟大精神描述的淋漓尽致。其中,有位被子弹击中要害部位的战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摁响炸毁毒枭老巢的炸弹按钮,你也许认为导演的手法太老套,但是我看到却是:一个优秀战士应该具备的可贵素质和可歌可泣的优秀品质。
我觉得这样的好片子,应该在我国陆海空三军中播映,让现在的军人好好看看,真正的钢铁战士是如何浴血奋战的。通过近年来反腐的不断深入,军中蛀虫和大老虎不断被查出,其行为令人骇人听闻,这些的人能领导好军队打胜仗吗?此前我真是怀疑我军的战斗力了。但是通过观影,我顿时减少了这方面的怀疑,会觉得那些分子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民子弟兵还是好样子的,事实上也的确应该是好样子的才对。
其次,在影片中真实的展现了的危害之大。片中大毒枭糯卡通过控制着一群娃娃兵,在这些“小家伙”身上,根本看不出有任何善良的影子,他们赌博、吸毒、搞自杀式炸弹袭击样样在行。看到一个娃娃兵,用左顶着自己的太阳穴,打爆自己的脑袋那一刻,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菲律宾的新总统——杜特尔特!为了解决菲律宾多年来泛滥的痼疾,他对毒贩子痛下杀手,上任不到一个月,杀掉毒贩子3000多人,那是对给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带来的危害多深地仇恨啊?
现在看来,杀得还是太少,应该继续大杀特杀。杜特尔特讲到:希特勒屠杀犹太人300万,我要杀毒贩子300万。对人类的危害真是深不见底,如果不从根源上去解决,那么害民亡国是早晚的事情。杜特尔特确实是位有血性的汉子,有一副忧国忧民的情怀,才会对毒贩子大开杀戒,而自己已经做好了时刻丢掉性命的准备,这是多么伟大的总统啊!
国泰才能民安,国富才能民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真的应该能给自己的'老百姓撑得起腰杆,让自己国家的人民,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够很有尊严地活着,这是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否在人民心中“立威”的根本所在。
观看完《湄公河行动》后,我的内心无故升腾起许多莫名的爱国情怀来,我觉得提倡“爱国主义”教育十分必要。国若破,家必亡,这其中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家中有孩子,真的应该在乎这些方面的教育,这样会培养好一个人的气节和正义感来。记得今年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冠时,儿子看升国旗奏国歌时,表现出十分激动的样子,身为母亲当时心里特别欣慰:女排奥运夺冠,儿子已经有了身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感了啊。
一部好的影片,总是能给人带来除了震撼的视觉效果以外的其他东西,也会引发人很多正面的思考,《湄公河行动》确属这样的影片,不信的话,你也可以去电影院亲自看看,看是否能有和我一样的观影感受?
《湄公河行动》可以说是一部真正意义上让荷尔蒙爆裂的真实又火爆的中国反恐大片。下面是超硬气的正能量国产片《湄公河行动》
超硬气的正能量国产片《湄公河行动》观后感一:10月9日,二刷《湄公河》达成。
这是我近几年来第二次二刷的片子,第一次是《大圣归来》,刷了三遍,至于这部,我会不会三刷还是个未知。
说实话,其实并不是很喜欢看所谓的“主旋律电影”,不是说不爱国,只是不喜欢被套路。很早之前,看过《士兵突击》,应该是我看过的第一部与特种兵有关的电视剧,后来的《我是特种兵》也拍得还不错,再后来,这一系列的电视剧就落到了同一个套路里:被拖去当兵的菜鸟男主或女主,因某项特质被特种兵队长看中,然后接受特种兵选拔,经历各种磨难进入特种部队,再然后就是各种做任务解救人质,中间一定会遇到反派大boss,最后大boss被捕或被击毙,特种部队会死一个高层或者队长,以证明战争的残酷性,证明国家公仆的不容易。
每次看到这种剧情都忍不住发笑。我们当然知道军人警察的辛苦不易,也知道中国日益强大的背后,其实有很多人都在默默奉献甚至牺牲,所以这种骗鬼的剧情能不能pass掉啊,打敌人的时候子弹永远都打不完,敌人枪法永远差劲到死,主角永远一枪爆头,动不动就扔个雷出来炸成西兰花……我不是军事迷,但是从普通剧情上已经这么多bug了,真正的军事迷看见武器估计会哭出来吧。所以这种槽点满满的剧可不可以禁掉啊。爱国教育真的不是这么玩儿的啊喂。
其实我们这个国家经历了五千多年,尤其是近现代磨难重重,这些东西我们没有办法逃避和掩饰。历史本来就是需要铭记的。满清末期我们就是因为弱,所以才会有八国联军入侵,火烧圆明园。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也是因为国力不够强,武器装备不先进,所以打仗只能靠人去顶,毕竟中国人比日本人多这么多,但是真的是没有办法才会使用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办法。所以抗日战争能够胜利也并不想抗日神剧里那样:日本人都像傻子一样被国共两党耍的团团转,战争坚持到最后我们几十人甚至十几个人全歼敌军几百人。如果现实真的是这样,抗日战争又怎么会打了八年这么久。现实中很多战争死守阵地的结果就是全军覆没,或是为了给大部队撤离的时间,又或是为了掩护普通百姓,所以就算打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守,因为他们是这个国家的最后一道屏障,所以他们不能退。
所以哪里有这么多的英雄呢,很多人其实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他们也都是普通人,但是他们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在那个困难重重的年代里,他们就是英雄。诚然,这个时代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因为和平,所以更应该记得和平来之不易。但是英雄不能被妖魔化,因为守住我们国家的英雄们,只是一个又一个的普通人,不是隔壁美帝的超级英雄无所不能。他们会受伤,会牺牲,不是所谓的“子弹丛中过,片弹不沾身”,他们也有无奈,有哀伤,但是他们必须坚持,就算身死,也要守住国家的'土地和尊严。正是因为普通人的这种选择,才值得我们感动和敬畏。
所以所谓的“主旋律”真的不用刻意美化和夸大,切切实实的把战士警察的日常拍出来,就足以感动很多人了。至少这一点上,《湄公河》做到了,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片子可以逆袭的原因。
片子中的每一个缉毒警都是普通人,高刚看着女儿的视频笑的慈爱,一句“我离婚了,孩子跟***住”却无比心酸,因为离开,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方新武抓到害死他女朋友的犯人,没有喊出那句“要让你受到法律的制裁”,而是选择一枪爆头,让犯人用和他女友同样的死法,祭奠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但他同样是挣扎与痛苦的;他们生气的时候会互飙脏话,审毒贩的时候会以暴制暴。。。。。。不同于以往人民警察伟光正的形象,他们会有挣扎,也会有暴怒,不可置信,甚至害怕惶恐这些情绪,我们虽然称他们是国家机器,但毕竟,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不是圣母,也不是万能的,所以行动会有失败,行动中会有受伤甚至牺牲,但就算千难万险,也要把毒贩活着带回中国受审,因为十三个无辜生命的清白,大国的国威,比他们的生命更重要。哪怕他们牺牲后,墓碑上甚至不能刻下姓名。
也正是因为这些普通人的信念与坚持,我们才能站在阳光下迎接每一天新的开始,不用遭受毒品与战争的困扰,安然的长大。所以谢谢你们啊,每一个放弃内心的挣扎,坚持在前线的普通人。你们才是这个历经磨难的国家里,足以感动我们的存在。
超硬气的正能量国产片《湄公河行动》观后感二:惊到我的第一幕是方新宇刑讯那个人,在他的腿上割了一道。觉得特别残忍,这个世界上,确实有阳光找不到的地方,不同的规则适用于不同的地方,从影片的种种可以看出在那个黑暗的世界把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演绎的淋漓尽致。坏人不是一直做坏事,好人脸上没有字。因为之前看过这一题材的书,许多画面都似曾相识,呈现在大荧幕上还是直戳人心窝。在那一个遥远的地方,寻常人的不可想象、某些人无可避免的直面,很多人的日常。
关于湄公河惨案,当时新闻报道漫天,隐约记得有这么回事儿,却没想到短短的新闻背后有这么多人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想想自己想法也是搞笑,毒贩怎么会觉得自己做错事情乖乖束手就擒?影片中关于国家关系、国际政治、国家内政方面,我知之甚少。只是,说到底,冲突不过是一方既得利益受到威胁而对此采取的行动,和平是各方力量的平衡与拖鞋,而“战争”在这地球上从未停止。
“毒品”离我们遥远么?我想起幼时在长途火车车厢连接处拿着针管在小臂相互注射的青年男女;蹲在火炉边吞云吐雾的壮年劳力。听说苗苗邻居搬家时遗落的针筒被小孩子捡回来玩,邻居是个有七岁小孩的妈妈,后来因杀人入狱。上学期法学老师说的:“这两年人们不知道是因为有钱了还是沿海南方打击严了,呼包鄂地区现在也是毒品泛滥。”毒品离我们远么?想起参加禁毒大赛的题库,毒品一次成瘾,千万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自制力。
这种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片子,看的人心里堵得慌。“它的每一个镜头都在提醒你我,荧幕后面连接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这是宇哥昨天看完后发的票圈,配图是小孩赌博拿枪指着自己的画面。这些孩子不是出厂就是坏的,只是他们从小所在的环境就是这样,他们被毒品控制着,也许他们不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好像拉开手榴弹的保险就跟丢手绢一样,但是他们确实被改变了人生轨迹。影片里要说演的自然,我服非亚裔的演员,尤其是这些小孩子,看得人一阵揪心。他们为什么成了这样?那个国家究竟是怎样的?
我们做不到人人平等,甚至连缩小这种差距都做不到。固有的上层不会满意(容忍)任何变化,权力(特权)是那么美好、让人沉醉。于是一个头死了会有另一个,都沉醉在“这里我是王”里。最无力、最无辜的还是普通百姓或者是底层的一些人,那十三名船员、那些被砍了手脚的人们,他们的人生轨迹因为另一些人的“一时兴起”或“蓄谋已久”而被改变,他们却无力反抗,采取有效的行动捍卫自己的权利。权力让人沉迷,能让人受尽委屈也只能如此。
看完之后还有就是感激投胎的自己,落到了“中国”。虽说中国的人权问题一直被国际社会说事儿,但是西方国家就像他们宣称的那么好吗?所有有青少年的西方校园影片里,都或多或少会出现“奇葩”被孤立被“整”的情节,比如《暮光之城》里女主刚转学过去,比如《第六感》小男主遭遇的不公平对待,我并不觉得那样的校园充满着“自由”“和谐”,“法律”和“权威”也不能给我应有的庇护。国情不同,行为不同,包容度的方面和度不同,相同的语言环境容易相互理解。
影片中出现的佛像与拿金枪的糯卡的穷凶极恶出现在一个画面里,普遍信奉佛教的地方,这些人烧着香,抹着枪上的血,“神啊,我自深渊向你哭喊。”可你是否从未庇佑?现世要让人多难以承受,才要一个虚幻的世界自我安慰?想起印度的种姓制度,都信奉佛教,姓氏决定地位,地位低说明你上辈子干了坏事,可是,权力越大能影响到的人越多,坏起来就更坏,神的好坏,是不是也是某些人意志的固化?
现实是复杂的,缉毒警和与毒贩做斗争的人们他们面临的情况更复杂凶险。电影有“主角不死”,现实却不是次次庇佑带有英雄光环的人们。“英雄”的光环不需要我们赋予,因为那是他们的工作,是他们的选择,是他们的使命。无数的边防军人、数不清的方新宇,他们编织的安全网,保护着我们每个人。我是军痴,觉得青年穿上军装简直帅到不行。但是在迷彩下,他们也是人,也是血肉之躯。以前觉得他们带着圣光,现在却带着心疼。诚然,养兵千日的投入是很大,也不是所有的兵都会上“战场”,但是,确实,当需要有人牺牲时,出现的必然他们。军装就意味着牺牲。影片里“神兵天将”的功夫也不是一朝一夕练出来的,荧幕上的“好看”是他们背后的艰辛。方新宇帅到不合格,身怀绝技总要深藏不露,不能突出到让人一眼记住。环境不同规则不同,这些年越来越多的这类型的影片,让我有点不成熟的小想法,他们就这么演出来,犯罪分子不会长一智?披露出来的永远是冰山一角。
国家,是依靠,是指望。想起看过的小说,放出去的人(比如方新宇)都是与自己的上级单线联系,组织信不信任个人,组织什么时候会舍弃个人,个人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做的事情,不能暴露,没有军功章,可能不会有人理解,你的父母只能当你死了。这是小说里的情节,我不能不相信,确实有人做着这样的牺牲。电影里,糯卡说了一句话,“反正不是第一次有中国人死在湄公河上。”,为什么这次会这么大动作?之前发生的事情是怎么处理的?这次是在什么背景下国家决定采取行动?为这十三个人讨回公道?还是还有更大的意图?
崇高背后也许是赤裸的简单,一个社会的运转一个国家的建立太复杂了,总是想起金字塔分布,决定规则的总是塔尖的人,延续、运转、弄于掌上?牺牲的为什么要牺牲?
《湄公河行动》真真切切地展示了我国警察的雷霆之力,与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下面是《湄公河行动》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一:有幸能在《湄公河行动》上映的当天看到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导演林超贤和公安部的合作。电影是根据“10·5湄公河惨案”真实事件改编的。整个事件国人皆知并且为之愤怒。全球人也纷纷谴责。所以在此不再重复这个案件的过程。电影里我们看到了糯康团伙的凶残。导演林超贤非常擅长拍摄枪战电影,成名作不是获得金像奖的《野兽刑警》,而是前一年的《G4特工》。随后无论是《证人》《线人》还是《火龙对决》《逆战》,亲情+情义+动作枪战,是林超贤的长项。所以电影呈现出来的节奏总会让人捏一把汗。但现实永远比电影更残酷一万倍。
整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中,大反派糯康及其手下,以及成立三国合作中心等很多细节,都是基于真实事件。当然炸总部那段是虚构的了。但娃娃兵确实是有,本片的顾问,就是当年负责案件的组长就是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由此可见,当时情况是很复杂和危急的。电影呈现的只是现实中的一部分。参与行动的公安人员承担的风险远比电影中的呈现出来的更加危急。电影永远是电影,一旦有人牺牲,我们会伤感和遗憾。但是现实中一旦有人死去,这个人就再也没有办法在我们生活中出现了。造成的损失和伤是无法填补的。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电影里啸天被击中的那里。只被草草的放在那里。当人们对缉毒的警察致意崇高敬意的时候,别忘了在你看不到的那些角落里还有各个警种值班巡逻,社区和基层干部民警、辅警反复的入户走访……所有不敢松懈一丝一毫的坚守,才让让我们所在的地区、城市,让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们,能够在一个平静安全的'环境里生活着。这种安全感都是由一种看不见的伟岸身躯在抵挡着邪恶。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二:改编自“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的《湄公河行动》真真切切地展示了我国警察的雷霆之力,与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
全片2个小时中,整个故事节奏非常紧凑,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述追击的过程,偶尔会穿插点小温馨缓解情绪。作为一部犯罪动作电影,本片的水准堪称今年国产犯罪动作电影最佳。枪战、追车戏、屋顶逃跑戏、贴身搏击戏、爆炸场面、水路追逐戏等等场面皆有囊括,而且每场戏都不是那种蜻蜓点水,而是拳拳到肉的刺激。
酣畅淋漓的动作戏,跌宕起伏的节奏,近乎完美地构建成了环环相扣的情节;在这个“战场”上,有很多无名英雄为之奋斗,不慕名利的去追求在无边黑暗中的那道光明,而那些枪林弹雨的真实历史事件,更是将人们的视线带回到几年前“湄公河惨案”的记忆里。
影片以真实事件为蓝本的基础上,全面的披露了我国警方办案的诸多细节;而云南禁毒总队长高刚便是以刘跃进为原型,在每一次行动中都能够机智冷静,无论是在深山密林中,还是在赌场与老板接头,至始至终都在展现着沉着勇敢的一面;然而他在女儿面前却只是一个温柔慈祥的普通父亲,和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以及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那份情感。
方新武作为缉毒情报员,需要长期潜伏在金三角,因此必须要无时无刻的伪装自己;他的女友因为被毒贩诱惑吸毒导致自杀,这已经成为了他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痛,也正因为如此,他与毒品斗争到底的决心也变得更加坚定不移,当他与毒贩交手时,那种纠结与无措的感觉始终在心里蔓延,然而他的决心却始终都没有被磨灭过,当他试图开出那一枪时,便是对自己过去的了断与解脱;作为一名警察,他不辱使命,至始至终都在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而作为一名普通人,他却始终都无法去原谅自己,更无法原谅自己曾经的“过错”。
毒品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却在以各种方式试图危机着人们的生命,尽管毒品的危害性人人皆知,但由于人们经常会被各种利益所牵制,因此导致贩毒现象屡禁不止,更有一些人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做出惨绝人寰的事,而面对毒品的潜在危险,却是每个人都无法置之度外的。
如果说毒品是“乱世”中的一个危险诱惑,那么缉毒便是寻求心中“江湖”的最好诠释;正所谓生活在乱世中的我们谁都无法逃出现实的“牢笼”,但我们却可以有“勇气”去挣脱“束缚”,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