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2、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3、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4、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5、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6、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7、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8、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9、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10、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11、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12、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13、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14、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15、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17、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18、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19、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2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21、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22、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23、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4、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25、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26、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27、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28、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29、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30、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31、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32、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33、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34、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3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36、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37、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38、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39、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40、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41、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42、智慧愈苦而愈明。
43、禁大言以务实。
45、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46、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47、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48、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49、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50、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52、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53、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54、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55、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57、无好小利。
58、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59、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60、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61、三知:知命,知礼,知言。
62、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63、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64、侍亲以得欢为本。
65、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66、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67、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68、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69、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70、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71、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72、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73、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74、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75、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76、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77、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78、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79、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80、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81、少大话。
82、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83、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84、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85、特患业之不精耳。
86、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87、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8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8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90、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91、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93、甘苦自得。
94、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95、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96、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97、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98、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99、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00、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101、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10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03、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104、好谈己长只是浅。
105、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106、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107、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108、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109、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110、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111、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12、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113、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114、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115、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116、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17、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118、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119、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120、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121、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122、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123、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124、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125、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26、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127、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128、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129、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1、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露雳弦惊。
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5、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6、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7、溪边黑群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青云,人在行云里。
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0、心有雄泰华,无意巧玲珑。
11、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1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3、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14、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5、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原自要春风。
16、醉里且贪贪美,要愁那得工夫。
17、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18、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9、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20、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21、男儿到死心如铁。
2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3、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陪我上高楼。
24、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25、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26、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27、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体,却道天凉好个秋。
28、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29、我觉其间,雄浑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
30、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31、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32、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33、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流水,缺月如方。
34、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35、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3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7、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38、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39、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琉梅料理成风月。
40、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
41、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4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3、人是一粟太仓中。
44、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45、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46、神甚放,行则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47、一丘一壑也风流。
48、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
49、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50、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51、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
5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5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54、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55、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56、倚天万里须长剑。
57、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58、把吴钧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59、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60、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61、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62、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63、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64、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民心。
65、东风吹雨细于尘。
1. 此后三十年,俾倪天下,纵横无敌。
2. 一剑一箫平生意,不负狂名十五年。
3. 不轻狂怎能是年少,不放肆怎么称天骄!
5. 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6. 杯酒释兵权,图穿匕首现。
7.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8. 云起天边残阳血,一声傲笑一把泪。
9. 你若活得凄凉,我定笑得猖狂。
10.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11. 我若成王,必夺她为后。我若成仙,必助她渡劫。
12. 神已无能为力,便是魔渡众生。
13. 天道、天道,天已失道,我等战天。
14.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5. 我曾傲视群雄,也挥刀划破过苍穹
16. 逆天,尚有例外;逆吾,绝无生机!
17.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
18. 佛渡不了天下,由我来渡。
19. 天若弃我,天亦可欺,世若遗我,世当戮灭!
20. 苍天弃我,吾宁成魔!
霸气的古风句子
1. 弃一代江山,敛半世猖狂,求一个对手、只为一战!
2. 天弃世遗,诸天灭世,古今贯穿,唯我独立,此身不朽,万骨诸天破灭!
3. 我若灭世,谁人阻拦?天若有怨,葬之何妨?
4.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5. 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
6. 原来山盟海誓说遍,似这般都付与过眼云烟!
7.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8. 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9. 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10. 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11. 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12. 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13.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14.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15. 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经典霸气的古风句子
1. 江水孤寂,两岸墨绿,到处站的都是你的身影。
2. 世人道我祸国殃民,又怎知我惜你如命。
3. 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欲灭我我灭天。
4. 如若能留你在我身旁,弃了这君临天下、半壁江山又何妨。
5. 我于你是王,却未必是郎。
6. 汝等夺我江山社稷也好,弃我万劫不复也罢,唯独不能伤她。
7.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8. 蛰龙已惊眠,一啸动千山。
9. 我自问所向披靡天下无敌,唯独你一人却成了我此生最大的败笔
10.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11. 雄鹰下山,猛虎冲天,谁主沉浮,唯我王帆。
12. 你是这一场太平盛世里令我溃逃的兵荒马乱。
13.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耐我何。
14. 若是当时明月在,若是不曾打马来,若是白头尚未改,若是你我莫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