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大师》
——《催眠大师》
——《催眠大师》
很多轻描淡写的事,比你想像的要严重的多。
——《催眠大师》
一个人说谎不是有原因就是有目的。
——《催眠大师》
——《催眠大师》
有时候聪明的谎言,比真相更可信。好了,大师,催眠我吧。
——《催眠大师》
我说过,我看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为什么会看到?
——《催眠大师》
——《催眠大师》
从来不允许我的病人在进来和出去的时候是一个样子
——《催眠大师》
催眠大师的经典语录2我从来不允许我的病人在进来和出去的时候是一个样子
聪明的谎言比真相更可信。
一个人说谎,不是有目的就是有原因的
没人能够原谅你,只有你能原谅自己。
我不在意看到了什么,我为什么能看到它们?
我们都是自己的催眠大师
在你身后一直跟着两个人
我们不是不能疗伤而是不愿意遗忘过去
你是我看过所有心理医生中耐心最差的.
人有两种,一种是天生的,一种是努力寻找的。
人死是不能复生的,不管你多么爱他/她,死了就是死了,再也见不到了。
精心设计的谎言比真相更容易让人相信。
总有一些话我们说不出口,无法倾诉。自己原谅自己才最重要。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大师
2、此生空过,后悔莫及。-----《涅磐经》
3、法身圆寂,示有去来。千圣同源,万灵归一。------灵默禅师
4、真理即悟而顿圆,妄情息之而渐荆-----宗密禅师
5、事怕有心人。----黄檗(BO)
6、无嗔即是戒,心净即出家。-----拾得禅师
7、大厦之材,本出幽谷。------《楞伽师资记》
8、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坛经》
9、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善慧大师
10、先学自正,然后正人。------《法句经》
11、非心不问佛,问佛不非心。——道信禅师
12、如大海水,一切鱼龙初生及至老死,所受用水悉皆平等。——慧球禅师
13、日应万机即是佛心。——弘辨禅师
14、无病最利,知足最富,厚为最友。——《法句经》
15、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
16、于已无事,则勿妄求;而求而得,亦非得也。——宣鉴禅师
17、敏学摄身,常慎思言。——《法句经》
18、释其旨趣,自浅之深,犹贯珠焉。——《五灯会元》
19、肉重千斤,智无铢两。——义忠禅师
20、风吹荷叶,满池青绿;十里行程,还差一程。——善会禅师
21、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坛经》
22、无佛无世界——《华严经》
23、愁人莫向愁人说,说向愁人愁杀人。——《五灯会元》
24、一切宝中,人命第一。——《大智度论》
25、虽诵千章,不义何益,宁解一句,闻可得道。——《出曜经》
26、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崇慧禅师
27、毒无过怒。——《法句经》
28、来莫可抑,往莫可追。——法常禅师
29、欲界无禅,禅界无欲。——《五灯会元》
30、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华严经》
31、见怪不怪怪自息——《五灯会元》
32、虽诵千章,不义何益;宁解一句,闻可得道。——《出曜经》
33、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维摩经》
34、青山不碍白云飞。——道通禅师
35、不经冰霜苦,怎识岁寒心——《五灯会元》
36、如何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法句譬喻经》
37、世味何如道味长,佛心本是人心转。——圆瑛法师
38、我见诸法空相,变即有,不变即无。——义玄禅师
39、清净之水,游鱼自迷。——善会禅师
40、爱欲如大海,终止无足时——《佛所行赞经》
41、千年暗室,一灯能破。——《注心赋》
42、恶行危身,愚以为易,善最安身,愚以为难。——《法句经》
43、心物俱非,除之益患。——《景德传灯录》
44、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义玄禅师
45、浆儿拔清波,难遇金鳞鱼。——船子和尚
46、情不挂物,无善可取,无恶可弃。——义端法师
47、吾心似秋心,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寒山禅师
48、钓尽江波,金鳞始遇。——船子和尚
49、万法本闲而人自闹。——慧虫禅师
50、佛性平等,贤惠一致。——玄素禅师
1.
2.
4.
5.
6.
7.
8.
9.
10.
1、原人之心,皆具佛性。
2、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
3、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复如是。
4、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
5、虚空但有名,亦无相貌;取不得、舍不得,是捉空不得。
6、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7、佛无过患,众生颠倒,不觉不知自心是佛。
8、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
9、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
10、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
11、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12、若不识得自心,诵得闲文书,都无用处。
13、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
14、虽无一物可得,若求会亦须参善知识,切须苦求,令心会解。
15、生死事大,不得空过,自诳无益。
16、故知有为之法,如梦幻等。若不急寻师,空过一生。
17、然即佛性自有,若不因师,终不明了。不因师悟者,万中希有。
18、若自己以缘会合,得圣人意,即不用参善知识。此即是生而知之,胜学也。若未悟解,须勤苦参学,因教方得悟。
19、若未悟了,不学亦得。不同迷人,不能分别皂白,妄言宣佛敕,谤佛忌法。
20、如斯等类,说法如雨,尽是魔说,即非佛说。
21、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
22、即众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无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无佛可得,佛外无性可得。
23、有少法可得,是有为法,是因果、是受报、是轮回法,不免生死,何时得成佛道。
24、成佛须是见性。
25、若不见性,因果等语,是外道法。若是佛不习外道法。
26、佛是无业人,无因果,但有少法可得,尽是谤佛,凭何得成。但有住着一心一能一解一见,佛都不许。
27、佛无持犯,心性本空,亦非垢净。
28、诸法无修无证,无因无果。
29、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恶,佛不精进,佛不懈怠,佛是无作人。但有住着心,见佛即不许也。
30、佛不是佛,莫作佛解。若不见此义,一切时中,一切处处,皆是不了本心。
31、若不见性,一切时中拟作无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无记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恶。
32、若拟修无作法,先须见性,然后息缘虑。若不见性得成佛道,无有是处。
33、有人拨无因果,炽然作恶业,妄言本空,作恶无过;如此之,堕无间黑暗地狱,永无出期。若是智人,不应作如是解。
34、本心常现前。
35、既若不别,即此身是汝本法身;即此法身是汝本心。
36、此心从无始旷大劫来,与如今不别;未曾有生死,不生不灭。
37、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好不恶,不来不去;亦无是非、亦无男女相、亦无僧俗老少、无 圣无凡;亦无佛、亦无众生、亦无修证、亦无因果、亦无筋力、亦无相貌;犹如虚空,取不得、舍不得,山河石壁不能为碍;出没往来,自在神通;透五蕴山,渡生 死河;一切业拘此法身不得。
38、此心微妙难见,此心不同色心,此心是人皆欲得见。
39、名虽不同,体即是一。
40、一切时中但有语言道断,即是自心。
41、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42、色无尽是自心,心识善能分别一切,乃至施为运用,皆是智慧。
43、心无形相,智慧亦无尽。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44、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性即此同诸佛心。
4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无定实,幻无定相。是无常法,但不取相,合它圣意。
46、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
47、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假使说得千经万论,若不见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
48、道本无言,言说是妄。
49、动而无所动,终日去来而未曾去,终日见而未曾见,终日哮而未曾哮,终日闻而未曾闻,终日知而未曾知,终日喜而未曾喜,终日行而未曾行,终日住而未曾住。
50、恶业即得苦报,善业即有善报。
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这心是佛。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偈曰:
吾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