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帝

禅语中的经典语录

时间: 2023-03-14阅读:

1. 恰恰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4.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 疾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7.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8.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9.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0. 平常心是道, 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21.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22.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23.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24. 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25. 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26.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7.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28.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29.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30.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31.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32.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33.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34. 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35. 色*二字生死之根。

36. 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37. 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38. 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39. 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40. 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41.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42.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43.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44. 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45. 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46.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47. 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48.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49.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50. 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51. 本性体若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

52. 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53.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54. 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55. 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56.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57.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58. 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59. 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60. 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61.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

62. 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63.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64.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65. 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

66. 莫贪短利将心昧,轮回之人皆因此;快刀斩断迷魂梦,直取正心超俗尘。

67. 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

68. 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69. 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70. 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山狱,按:‘山‘在上,‘狱‘在下)边止,万派声归上消。

71. 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72. 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73. 悟门了当,澈见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盘不二,有情无情不二。

经典禅语语录集锦

1. 善恶之间,总在一念。一念错,全盘皆输。

2. 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3.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

4. 一切世间欲,非一人不厌,所有有危害,云何自丧己?一切诸众流,悉皆归于海,不以为满足,所受不厌尔。-《佛说生经》

5.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6. 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回到幽闺。——刘基《眼儿媚》

7. 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8. 在这个时代要想建立制度非常困难根源在於世间人道德伦理丧失,谁也不愿意服从谁,所以世界秩序大乱,大灾难必定会降临,能够逃过劫难的人,一定是有大福德之人。

9.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青秋节。——柳永《雨霖铃》

10. 歷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读歷史不是研究学术,而是要看看各个朝代兴盛、灭亡的原因,对於善恶、因缘、果报,人情事理之变化有更深刻的体会,我们要通晓世出世法才能弘扬佛法、护持佛法,否则往往做出毁谤正法、破坏三宝之事,自己还不知道

11.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2.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13. 辛苦最怜天上月。——纳兰性德《蝶恋花》

14.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

15. 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经典的禅语语录集锦

1. 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2. 一粒沙里是一个大千世界,一朵花蕊就是一方净土。把无限放在你的手心上,将永恒在刹那间收藏。新春万福!

3. 举世尽从忙里过,谁人肯向死前休。

4.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5.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6. 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7. 凡事要随缘,不要攀缘。

8.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着心通通放下。

9. 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10. 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11. 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12.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

13. 凡不是永恒的事物,终究会产生变质、变迁、消失的现象。所以感觉敏锐的人才能察觉出它的不完美

14. 日常生活待人处世,能够恒顺眾生、随喜功德,这是「权智」;自己保持清净心,一尘不染,这是「实智」。我们不要以佛法的标準,去衡量所有的人,处处看不顺眼,这是大错特错,所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离开世间法,就没有佛法可言。这些我们应该认真学习

经典的禅语语录集锦

1.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大无言。

2. 刹那便是永恒。

3.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4. 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5.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6. 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7. 忧悒清远的气韵,是遥远的不可触及的忧伤,如微云孤月,只能遥望那天涯的距离

8.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

9. 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虚豁豁地。事来则随时拔置,如水之定,如鉴之明,好恶妍丑到来,逃一毫不得,信知无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议。

10. 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11.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12. 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13. 暗恋美丽,暗恋也很心虚。因为暗恋啊,像是完全没有打算绽放的花,没有人会通知她,哪一天会是她的花季。——蔡康永

14.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清平乐》

15. 衰老和死亡驱逐众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里拿着棍子赶着牛群到牧场。

16. 嫉妒别人,仇视异已,就等於把生命交给别人。

17. 妈妈,我曾是你身边的一只备受关怀的小鸟,今天它为你衔来了一束芬芳的鲜花。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报父母恩咒)。

1.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2.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3.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4.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5.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6.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结果,才能评定。

7.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争吵,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8.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9.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0.毁灭人只要句话,培植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1.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12.憎恨别人对自己是种很大的损失。

13.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种惩罚。

14.自以为拥有的人,其实是被所拥有。

15.情执是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6.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天命

17.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后悔。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18.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19.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

20.在你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种布施。

21.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位官端正的人。

22.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种无形的布施。

23.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24.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25.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26.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虽然你讨厌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27.若能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28.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9.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30.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条疯狗咬你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口吗?

31.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32.永远不要浪费你的分秒,去想任何你不的人。

33.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34.恋爱不是慈善,不能随便施舍的。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35.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36.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37.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38.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39.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直以为他是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起。当有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

40.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41.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42.当你明天开始生活的时候,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这个赢跟输,都只是文字的观念罢了。当你让对方赢,你并没有损失什么。所谓的赢,他有赢到什么?得到什么?所谓的输,你又输到什么?失去什么?我们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费在文字语言的捉摸上。

43.你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委曲,你应该要想,他对我这样已经很好了,这就是修行的功夫。

44.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定要保有颗完整的本性和颗清净的心。

45.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46.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47.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48.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49.活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多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50.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样是你的。

查看更多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