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汉族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面是关于《古诗十九首》经典语录的内容,欢迎阅读!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孟冬:十月。惨栗:惨,心情不舒畅。粟,冷得发抖。这一词兼指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感受。这两句大意是:十月天是寒冷的开始,北风带来的寒气使人感到多么凄惨悲凉!
这两句情景交融,诗人通过季节的变化,烘托人物寂寞凄凉的心情。也正因为心情不佳,所以对气候的变化特别敏感,北风一起,就感到“惨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农历十五。四五:农历二十。蟾(chán蝉)兔:代指月亮。古代神话,嫦娥偷吃了她丈夫的长生药奔入月宫,化为蟾蜍(chú除),即癞蛤蟆。兔,传说月中有玉兔捣药。这两句大意是:十五明月圆,二十月儿缺。这本是一首怀人诗,写望月思人,从“明月满”一直望到“蟾兔缺”。现在多用~两句中月的由盈转缺,说明事物转化的客观规律,即世界上没有永远静止、一成不变的事物。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这两句大意是: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一次长途旅行,艰辛无比,短暂无常。人生在时间长河中奔流,生命短促,命运也难以把握,此条用“远行客”的日常现象比喻这一流程,对人生在世的.境遇作了一个画龙点睛式的概括,生动而富于哲理。这种感叹人生短促的艺术手法以及对人生的概括值得借鉴。
不惜弹者苦,但伤知音稀。
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这两句大意是:令人叹惋的不仅仅是弦歌者的痛苦,弦歌而无人理解是最令人悲伤的事。上句写弹者苦,“不惜”恰是惟惜,乃是宕开一笔的写法。下句写知音难觅,既是弹者苦痛所在,又是听者共鸣之契机。语言质朴,哀婉凄凉,写人写己全从感受出发,哀己哀人皆于共鸣处落笔。今天写作也可用以抒发感慨心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北国之马。越鸟:南方之鸟。过两句大意是:北国的马对北风有一种特殊的依恋之情,南方的鸟飞到北方,总要把自己的窝筑在朝南的枝杈上。此名句采用比兴手法,以胡马依恋北风,越鸟筑巢于南枝为喻,寄寓人的思乡之情:禽畜尚且如此,具有七情六欲的人可想而知。此处比喻巧妙,寓意深远,再加上句法对仗整齐,从内容到形式达到很好的统一,因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罗床帏:绮罗制的床帐,轻薄透光。这两句大意是:月光多么洁白多么明亮,照在我孤眠独宿的罗帐上。这是一首游子思归之作。诗的前四句是:“~。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表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绪。见月而思人,思人而忧愁,忧愁而不寐,不寐而起床,既起而徘徊。语意明白,情景如画,把“游子思归”这种非常抽象的情绪作了极其细致具体的刻画。这种描写,对后代的咏月诗影响很大,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都受此诗的启迪。可引用以表现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拓展阅读:古诗经典语录
风头如刀面如割。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本句大意是:骤起的塞风像刀子一般尖利,吹在脸上犹如刀割一样疼痛。原诗是作者居于轮台(旧址在今新疆米泉县境)时因主将出兵而写的送行之作,以亲身经历抒发了身当恶劣气候的真切感受。可用于对寒风的描写。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见王昌龄《塞下曲四首》其二。秋水:秋天的河水。这两句大意是:秋日驱马边塞,已经是秋风似刀水寒彻骨。可用于描写西北边地秋日严寒的景象。
唐代诗人 王昌龄 《塞下曲四首》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乐府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严霜:浓霜,寒霜。庭兰:庭院中的兰草。这两句大意是:寒冷的秋风摧残着树木,使它枝叶凋落,厚厚的白霜凝结在院中的兰草上。这两句可用以描写深秋景色,也可用以表现悲凉肃杀的气氛。
《乐府诗》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猎猎寒风杀气高,惊沙扑面利如刀。
清·杨思圣《飘风行》。猎猎:大风声。杀气:寒风肃杀之气。这两句大意是:充满了肃杀之气的寒风猎猎作响,惊沙骇尘;迎面扑来,尖利得如刀割一般。描写塞北寒风的声势威力,使人想起岑参“风头如刀面如割”的写风名句来。可用以写刺骨狂风,也可用以表现塞北朔漠的荒寒景色。
清代官员 杨思圣 《飘风行》
Die single, and thine image dies with thee.
你若活着,却不愿被人记起,
那就独自死去,同你的肖像一起。
——Shakespeare《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From fairest creatures we desire increase,
That rhereby beautu' s rose might never die.
天生之尤物应多多繁衍,
——Shakespeare《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Making a famine where abundance lies,
Thyself thy foe, to thy sweet self too cruel.
——Shakespeare《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盛开的花终有凋零的日子,
而他的后嗣可以将其记忆延续:
宁肯用自己做燃料也要喂饱眼中的欲焰,
与自己为敌,你把丰饶的田野变成荒原。
——Shakespeare《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你匆匆老去,
你青春时浇灌的新鲜血液,
当你年老时仍辉映着你年少的倩影。
——Shakespeare《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你为何不用更有力的方式,
来挑战这血腥的暴君——时间?
你为何不用比我的诗更为神圣的武器,
来抵御你的老迈衰枯?
你如今正处于金色年华的顶峰,
那许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贞洁地企盼着你把鲜花来播种,
孕育出的花朵比画像更似你的真容:
只有生命之线才能将生命绵绵延续,
怎能描绘出你秀雅的内心和脱俗的外表?
怎能让你在世人眼前再现?
献出自己,你便能在世上永葆青春,
你必须用你绝妙的天赋,让自己在天地间永存。
——Shakespeare《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Whose speechless song, being many, seeming one,
Sings this to thee: "Thou single wilt prove none."
无言的曲调,不约而同地为你
——Shakespeare《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When I consider every thing that grows
Hold in perfection but a little moment,
That this huge stage presenteth nought but shows
Whereon the stars in secret influence comment.
我琢磨着所有成长着的东西,
它们都只有那么短的全盛时期,
这巨大舞台上演的只是一幕幕的戏,
早已被上苍的星宿安排完毕。
——Shakespeare《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时光啊,你曾用精巧的工艺造就
众人瞩目的可爱容颜,对同一张脸庞,
你终将露出狰狞的面孔。
让天姿国色沦为残花败絮。
永不停息的时光把夏季带到
凄厉的寒冬,并将他摧毁。
鲜活的树液被冻结,繁茂的绿叶被摧落,
倘若当时未曾提炼夏之精华,
把它凝成香露锁进
美与美的芬芳就会一起消逝,
再不会有人将它们忆起。
提炼过的鲜花,纵然经历寒冬,
流失的只是颜色,那馨香仍永留人间。
——Shakespeare《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For where is she so fair whose unear' d womb
Disdains the tillage of thy husbandry?
Or who is he so fond will be the tomb
Of hia self-love, to stop posterity?
女人哪会如此娴静,
去拒绝你开垦她的处女之身?
男人哪有这么愚笨,
断绝血脉甘做自己的坟墓?
——Shakespeare《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是辛波斯卡继《万物静默如谜》之后又一经典诗集。在这本诗集中,诗人用机智、迷人的声音与语调,诉说了对家人的怀念与赞美、对世间种种生活的爱、对消逝的时间与国度的'迷恋、对日常和万物的诗意描摹,隐隐折射出诗人内心的丰富世界和她的寂寞生活。
此书中收录《告别风景》《事件的版本》《从无馈赠》《我致力于创造一个世界》《在赫拉克利特的河中》《时代之子》等80多首隽永的诗作,同时,重译了《万物静默如谜》中广为流传的《一见钟情》、《种种可能》、《在一颗小星星下》等10余首作品,可以在不同的译文中窥见经典的韵味。
1、种种可能我偏爱电影。我偏爱猫。
我偏爱华尔塔河沿岸的橡树。
我偏爱狄更斯胜过杜斯妥也夫斯基。我偏爱我对人群的喜欢胜过我对人类的爱。我偏爱在手边摆放针线,以备不时之需。我偏爱绿色。我偏爱不抱持把一切
我偏爱例外。我偏爱及早离去。我偏爱和医生聊些别的话题。我偏爱线条细致的老式插画。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
我偏爱,就爱情而言,可以天天庆祝的
不特定纪念日。我偏爱不向我做任何承诺的道德家。我偏爱狡猾的仁慈胜过过度可信的那种。
我偏爱穿便服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