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5.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7.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8.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9.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10.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反省自己的名言古文【精选篇】1. 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2.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4.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5.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6.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7.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
8.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
9.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10.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11.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
12. 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孔子)
13.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14.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15.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16.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17.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18.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
19. 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20.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子)
21.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
22. 贫而无怨,富而不骄。(论语)
23.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
24.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
2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
26.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27.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28. 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
29.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
30. 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反省自己的名言古文【热门篇】1. 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2.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4.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5.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6.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7.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
8.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
9.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10.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11.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
12. 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孔子)
13.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14.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15.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16.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17.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18.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
19. 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20.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子)
21.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
22. 贫而无怨,富而不骄。(论语)
23.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
24.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
2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
26.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27.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28. 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
29.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
30. 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论语》优秀教学反思1文言文的教学关键有三点: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二是心灵的语感很重要,这种语感并不在于教师语法的精细分析,而是学生自主探究。三是朗读指导,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律,从而体验文言文的美。
学生初读,理清文章中的字、词读音,如“论”“省”等多音字,文中应该怎么读?理清文字障碍后自由读,借助教材中的释义能自译成白话文。然后分组讨论,每一章节所讲的内容是什么?学生理解后,分组进行背诵比赛,背诵过程中教师加以引导如何停顿。学生自主进行归类学习:一是多音字有哪些?二是通假字有哪些?三是古今义有哪些?四是特殊句式有哪些?五是重点翻译的句子有哪些?六是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分类,完成课后第一题。”《论语》作为这一单元的压轴文章,分段为章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三个方面,以语录体形式呈现,结构简单,句式精炼,但意境深厚,值得细细品读。
《论语》优秀教学反思2《论语》这篇课文虽然是经典,但毕竟是一千多年前的东西,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更注重文言基础的传授。
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可以肯定:一是教得比较扎实,学生对一些基础的文言知识掌握得较好;二是《论语十则》只是《论语》这部大书的几页,我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拓展学生对这部经典的认识;三是主要采用诵读的方式来教学,学生容易上手掌握,有助于增进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不足的地方有教学内容有些面面俱到,学生对课文的翻译掌握得不好,没有在规定课时内按排学生背诵课文。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感到了一个语文教师的无奈,面对一些很好的文字,却不能用更加自由的方式来传达。在古代难懂的文字和现代充满活力的学生之间,我们的教师要怎样做,才能变成一座美丽坚固的桥梁?
《论语》优秀教学反思3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对于《论语》中的一些经典名句,我们很多人可谓是耳熟能详。但对其中的精髓却不能深入体会。我们对校本论语的研究就定位在对《论语》的理解上,如何让《论语》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学以致用呢?人们口中都能说出孔子,可是否都知道孔子的为人呢?
孔子眼看时局纷乱,有心出仕济助众人,但他绝不肯违背道义和原则而求官。再说他洁身自好,虽然他屡次受到一些洁身自好的隐者的嘲讽,但他绝不消极,仍抱持进去的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从他的这些话中可知,他对生活的要求极其简单,不像有些所谓的圣人,只在乎名利,他对于不义的富贵,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他对道德、学问等不在于欲望的满足,而在于德业是否精进,所以说孔子“不求名利,洁身自好”。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人们竞相做官,追求金钱和权力,想想,是多么的可笑。一个连自我都迷失的人,拥有更大的权力和无尽的财富有何意义呢?所以,我希望找不到自我的人们都来读读《论语》,都以孔子为榜样。
《论语》优秀教学反思4章太炎说过:读《百家姓》不如读《三字经》;读《三字经》不如读《唐诗》;读《唐诗》不如读古代散文;读古代散文不如读诸子百家;读诸子百家就读其中一本——《论语》。但是对于《论语》的教学,老师们却是想爱你不容易。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不愿意阅读《论语》是重要原因。作为孔子的言论记录,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尊重,汉代之后,它几乎是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之书。《论语》经过朱熹的注解后,便一直是科举考试最重要的教科书,宋元明清几朝的做官人、读书人无不受其影响。纵是科举废除以后,《论语》还是读书人经常诵读的书。
今天,该书仍是一版再版,发行量之大是惊人的。书中许多词语,即便是在这白话文的时代,仍被人们在书面上或口头上常常使用。但是现在的学生们却觉得《论语》枯燥乏味,书中的许多要义觉得难以理解,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们却一个个还是云里雾里。
不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的理解总是和文章之间隔了一层窗户纸,看不透文章的真实思想。总之是搞不懂,自以为得其实,往往是自己的主观臆断,与文章的真实想法差得很远。
《论语》优秀教学反思5《论语》十二章所谈及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于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是终生的,永久受益的。特别是让学生领会“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名句的含义。为什么我们学习没兴趣,因为我们没有“学而时习之”,为什么我们犯错误,因为我们没有“三省吾身”,为什么不们迷茫,因为我们“学而不思”读死书。
课后,学生思考并讨论:你认为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各讨论组纷纷回答孔子是“一代圣人”,“圣人”“先师”“至圣先师”等等,其中一个小组提出问题:老师,我们不是常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吗?孔子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他的言行是航标,是规矩。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孔子也不是完人,我们认为他太过于注重仁德,而没有了个性。如果一个人完全按孔子的言行做人做事,会不会出现一种现象:人,不再有他独特的个性呢?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最后告诉学生,我们要做到:以自己的志向为起点,以孔子的言行为航标,以自己的勤奋为主力,以自己的个性为助力,以自己的目标为终点。任何个性张扬都必须遵循“度”的原则,超越了“度”便不称其为个性了。
《论语》优秀教学反思6《论语》教学已接近尾声。
众所周知,《论语》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而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我希望让学生接受儒家文化中优秀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在情操修养,立身处事,为人治学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引导,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健康坚定的.价值观和乐善好学的品格和气度。当然也想借这些短小精炼的小短文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把《论语》的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一篇文则时,引导学生学习孔子为社会改革而努力的行为,感受了他那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请学生列举与孔子一样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同时谈论作为一位中学生的我们,如何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在教《知知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充分谈论日常生活中求知的态度、对待错误的态度、为人处世以及如何看待时间流逝等话题,再过渡到课文时,学生既容易接受,又深受启发。现实生活中学生有许多迷惘与困惑的问题,《论语》十二则的内容相当广泛,两者联系,尤其是把《论语》与学生提到的问题挂上勾,对学生的启发是很大的。
把《论语》与生活结合,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觉得《论语》其实很生活化,它离我们很近,是切合现实生存的智慧。
《论语》优秀教学反思7这两天引导学生自学语文阅读上的古文《推敲》一文,指导了些方法,趁热打铁,开始引导学生学习《论语》。
教文言文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熏陶道德修养。众所周知,《论语》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而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我希望让学生接受儒家文化中优秀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使他们在情操修养,立身处事,为人治学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健康坚定的价值观和乐善好学的品格和气度。当然也想借这些短小精炼的小短文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如何学文言文,一个字:多读。相信文言文是读懂的,决不是老师讲懂的,更不是老师分析词法句法而懂的。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会按节奏读,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积累语言的习惯、现实生活中学生有许多迷惘与困惑的问题,把《论语》与学生提到的问题挂上勾,对学生的启发是很大的。把《论语》与生活结合,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觉得《论语》其实很生活化,她离我们很近,是切合现实生存的智慧。
当然,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由于古文中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多,毕竟是初一学生,有的同学在个别知识点可能还不够理解。
2、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但质疑能力还比较差,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讨论来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
反躬自省的古代名言精选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3. 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6.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7.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8.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9.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10. 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反躬自省的古代名言1.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2.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4.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
7.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矣。(孟子)
8.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9.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10. 听其言,观其行。(论语)
11.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12.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3.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
14. 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15.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16. 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论语)
17.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18.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周)
19. 彼一是非,此一是非。(庄周)
20.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21.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2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23.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24.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25.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
2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
29.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0.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31.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33.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3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35.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36.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37. 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38.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39.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40.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关于自省的名言2、依法行政要牢记职责不辱使命,置身商海应清正廉洁自警自省。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4、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养生四要》
5、音乐家必须不断地反身自省,培养自己最内在的东西,以便使它转向外界。歌德
6、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鲁迅
7、用理想及信仰来支撑本我的精神;用安然及宽容来迎接周遭的目光;用理性及判断来解决情感的危机;用主动及关爱来赢得朋友的友情;用努力及毅力来实现最初的梦想;用自省及行动来修正自身的缺点!
8、我风情又果敢,远目且踏实,咀嚼上乘却又勤恳自省,毛病虽多,还望大家海涵!
9、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
10、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莎士比亚
11、薛之荔:总是失败和总是成功的人最大的区别就是遇到失败的时候是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呢,还是痛定思痛自省己身呢。
12、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
13、砺操行以修德业,当自重;甘淡泊以守清贫,当自省;谋善举以泽众生,当自励。
14、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马来西亚
15、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拉丁美洲
16、吾人最大之知识,系反躬自省。中国谚语
17、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方能走端行正; 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勤为干事创业。
18、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19、修养--是指一个人的品质、道德、气质以及对生命、对生活的感悟等,是一个人经过锻炼和培养达到的内化水平。有修养的人,不以地位、金钱、容貌来衡量,他(她)是一个真我的人,一个自律的人,一个宁静的'人,一个挑战自己的人,一个自省的人;是一个具有宽容气度、严谨节操、淡泊情趣、高雅气质的人。
20、自重、自觉、自制,此三者可以引至生命的崇高境域。丁尼生
21、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些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假如是正号叫艮好,假如是负号,那就采取措施。李米特洛夫
22、朝省夕省朝夕自省,上廉下廉上下齐廉。
23、在人生路上,我们要不断学习自省,学习自我约束,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规则陪伴我们成长,帮助我们进步。同学们,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留给记忆,明天将交给梦想,你所能把握的,就只有今天!让我们好好珍惜今天这美好的学习时光吧!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4、自省是拒腐防变的关键。
25、励操行以修法业,当自重;甘淡泊以守清贫,当自省;谋善举以泽众生,当自励。
26、我们走过了很多弯路,企业的创业者和经营者对此都要深刻地反思。王选
2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古人反躬自省的名曰名言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
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马来西亚)
给自己唱赞歌的人,听众只有一个。(日本)
莫笑别人背驼,自己把腰挺直。(苏联)
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拉丁美洲)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不会评价自己,就不会评价别人。(德国)
如果你指挥不了自己,也就指挥不了别人。(美国)
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