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吧,句子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那什么样的句子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海浪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词语:
汪洋、沧海、骇浪、碧浪、大浪、巨涛、惊涛、海啸、急流、洪流、漂流、沧海横流
沧海桑田、波澜壮阔、惊涛骇浪、海浪翻腾、海浪滔天、海波汹涌
海涛轰鸣、海风呼啸、潮涌浪翻、海潮奔涌、海阔天空、碧海青天、烟波浩渺
鲸波万里、白浪滔滔、浊浪排空、乘风破浪、烟波万里、狂波巨澜、碧波万顷
惊涛拍岸、浩渺无际、海天相接、气势磅礴、水天一色、一碧万顷
好句:
1、海浪在轻轻地拍打着岩石,像母亲在抚摸着自己怀里的孩子。海风吹动,海涛发出“哗哗”的声音,好像一首催眠曲,在哄着怀里的孩子人睡。
2、没有月亮,海更增加了几分妖媚与神秘,天与海完全融合成一体:一个深蓝近乎于黑黑的世界。唯有那一排排相继涌来的浪花,给海镀上了一道道如雪的花边。
3、海,不是风平浪静的池塘,不是流水叮咚的河溪,海就是海,有着跳动不息的脉搏,有–腔奔腾不息的热血。
4、阵阵海风夹带着大海特有的清新和湿润,迎面扑来,把旅途的疲劳全都吹走了。
5、海水荡漾着,翻起一个个浪花,慈母般地抚摸着柔和的沙滩。
6、大海有时温柔得像一位恬静的少女,有时又暴躁得似一匹难于驾驭的野马;它既可以托载着百舸千帆航行,也可以顷刻间将它们葬于腹底。
7、浩瀚的大海好像和天连在一起,滔滔的海水撞击着礁石,发出雷鸣般的响声。
8、湛蓝的夜空里,一轮满月把它清亮的光辉投到蓝墨色的海波上,海面上显出一道长长的颤动的光柱。
9、海像一位刚醒来的母亲,散发着温馨的气息,柔和的海浪是她嘴边哼唱的一支晨曲,海鸥就像是她的孩子,和着这曲子扇动着翅膀,在海面上绕来绕去。
10、不知不觉,周围完全被黑暗吞没了,到处是黑洞洞的,大海更加显得深不可测、万籁俱寂,只有海浪拍打着沙滩,发出低沉而有节奏的呼声。
11、贪玩的小海浪已不像白天那样汹涌澎湃,轻轻地抚摸着岸边的礁石,发出“哗哗”的响声,好像哼唱着动人的催眠曲,催人人睡。
12、蓝色的海水涌起滚滚浪花,浪涛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往远处望去,天和海连在一起,无边无际。
13、海面的颜色是不完全相同的,近海滩处有点发黄,往远处看清澈透蓝,再远到海天相接的地方稍稍有些发白。
14、层层脊叠的海涛,前推后涌地形成一个个巨浪,每个巨浪在跃起到它的最卨度的一瞬间,便凌空开放一簇雪白的浪花。
15、太阳把大海映红了,好像给大海披上了一层红纱。海面上闪耀着一串一串五彩缤纷的光阐,就像我在家用肥皂沫吹的小泡泡。
16、当丽日升天或夕阳欲下,就是潮涨汐落的时候,一时风狂海沸,浪花汹涌,如千军万马,奔腾呼啸,直到黄昏的时候,才风平浪静,重露出一片平静的海滩。
17、那白浪翻滚的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麄得动起来。
好段:
1、大海伸出她温柔的小手一海浪,为我拂去脚印,似乎那金黄的沙滩是她满头的金发,不愿让我随意践踏她漂亮的头发。我明白了她的意思。坐在了海边的礁石上,大海好像觉得太寂寞了,又伸出小手拿出了自己的玩具——贝壳,抛向海滩,又轻轻地收回,玩得可愉快呢!海滩上的小石头,色彩绚丽。那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小石头,白的像珍珠,红的像玛瑙,绿的像猫眼。它们在阳光下,全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浪涛一会儿扑上来,一会儿又退回去。浪涛退去,沙滩上就会留下那美丽的贝壳和海螺,多得简直数也数不清。
2、“哗!哗!”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了几尺高的洁白晶莹的水花。海浪涌到岸边,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又依依不舍地退回。一次乂一次永远不息地抚摸着,在沙滩上划出一条条的银边,像是给浩浩荡荡的大海镶上了闪闪发光的银框,使大海变得更加美丽、迷人。
3、我生长在著名的避暑胜地——北戴河海滨。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我常常为此感到骄傲。有大海陪伴,我总是欢快的。大海是一幅彩色的画,时刻印在我的心上;大海是一首抒情的诗,时时萦绕在我的心头;大海是一曲迷人的歌,时时冋荡在我的耳边。
4、白天,大海在蓝天白云下,碧波浩渺,银白色的海鸥在海面上自由翱翔,跃起条条鱼影。傍晚,大海在彩霞的映衬下,绚丽多彩。晚潮哗哗,好像是在奏一曲华丽的乐章,此时的大海多么壮丽!夜晚,海在月光、星光、霓虹灯光的交相辉映下,暗蓝色的海面上幽光粼粼,神秘莫测。海水水轻轻地摇啊,摇啊,唱着催眠曲拍着鼓浪屿静静人睡……家乡的海啊,美得如诗如画,你看了一定会被她的美丽所倾倒!
5、天还没亮,墨绿色的海水轻轻地拍打着堤岸,像一位慈爱的母亲,低低地唱着有节奏的柔和的催眠曲。海面上点缀着无数颗“明星”,闪闪烁烁,那是领航的灯塔。海天一片蔚蓝,镶嵌着无数颗星星。海上天空,星光互映,让人分不清哪是海,哪是天,哪是灯,哪是星。
6、湿润凉爽的海风吹过,海面上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浪头,层层叠择,远远望去像一行行展翅飞翔的白鹭,如千万匹脱缓狂奔的烈马,似无数条怒吼狂叫的蛟龙,“哗哗”地扑向岸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头,绽开万朵洁白晶莹的浪花。
7、这厚厚的蓝毯,微微地动荡着,仿佛向蔚蓝的天空争彩夺艳,她的'脉搏在剧烈地跳动着,她放出淡蓝的光,使人感到满眼清光蓝影,好像走进了蓝玻璃的世界,醉饮了蓝色的酒。这清澈、碧绿、渊深、恬静的海洋,此时此刻虽没有惊涛骇浪的壮阔雄浑、脱羁烈马的奔腾气势,却仍不减她的雄奇、瑰丽。她披着厚厚的蓝色,她蓝得那么充沛,那么年轻,那么富有活力,好像一个朝气蓬勃的蕴含着青春光辉的少女。这清爽的蓝色天地,着实可爱。
8、浩瀚无边的湛蓝的海洋,一道道波浪不断涌来,撞击在岩石上,发出了天崩地裂的吼声,喷溅着雪白的泡沫。海蟹在石缝里穿行,牡蛎密布在岩石上,海参在清澈的海水里蠕动着,吐着青白色的黏液。在天空上,雄鹰正在滑翔。好一片天苍苍、海茫茫,寥廓空旷的景象啊!大海狂暴得像个恶魔,翻腾的泡沫,失去了均匀的节奏。海浪冲击着石砌的护堤,发出巨大的轰鸣,转眼间在石堤J、撞得粉碎,于是,颓然跌落下去。海浪起伏着,稍稍平稳了一会儿,又奔腾起来,重新聚集力量,出人不意地向岸边猛扑上来,然而花岗石的护堤却岿然不动。
9、那大潮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又像饿虎群狼,咆哮而至。大潮掀起的浪涛足有几米高,夹带着泥沙像一堵墙,汹涌澎湃。顷刻间,轰轰隆隆,潮声似千声鸣谷,万雷惊涧,气势壮观极了!阵阵海浪亲吻着我的脚,好凉的水哟,带走了我的疲劳,刺激着我的心扉;好温柔的水哟,像小时候妈妈的手,把我轻轻地抚摸。那泛起的浪花,多像个调皮的小弟弟,一次又一次涌到我面前来捉弄我,当我要和他握手时,他又淘气地跑开了。
10、站在海边眺望,只见蔚蓝色的海洋无边无际,银色的浪花在卷动着。一艘艘巨轮,由新港驶向远方。我来到新港,岸边数不清的货物堆积如山,长板拖车来往如梭,一条条的钢铁巨臂上上下下,一艘艘飘着各色旗帜的货船进进出出,一支支运输队忙忙碌碌。机器的轰鸣声、人们的欢笑声与雄壮的劳动号子交织在一起,谱写了–曲海港之歌。
11、浩瀚的大海,经常是风平浪静,像熟睡的娃娃,没有—点声音;有时也会波浪滔天,像怒吼的雄狮,向岸边扑来。这就是我家乡的大海,它用清澈的海水装扮着美丽的烟台。特别是夏天,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12、大海宽广壮阔,浩浩荡荡。它千变万化,有时波涛起伏,汹涌澎湃;有时又风平浪静,默默无声。看!天上飘拂的白云,海面翱翔的海鸥,欢笑的人群……又是一幅奇丽壮观的画面。有时那拍岸的惊涛声、人们的欢笑声、海鸟的鸣叫声和轮船的汽笛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曲雄浑的交响乐。
13、老虎洞口面临着大海,我沿着陡峭的石阶走下去,来到洞口前。这里离海面很近,我感到眼前一片光亮,瓦蓝瓦蓝的海面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耀眼的光。海浪不停地涌上来,撞在礁石上,留下一圈圈白色的泡沫,像给海岸镶上了玉色的花边。海浪退回去时,软软的金黄的细沙露出了海面。在沙滩上,随时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贝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情不自禁地扑人大海的怀抱,扑打着微凉的海水,嬉闹着。
14、开始涨潮了,海水失去了刚才那种宁静和温柔,咆哮着涌向海滩,我急忙往后倒退。只见那茫茫无边的大海,波涛汹涌,一浪高似一浪,猛扑向那些巍然屹立于海边的岩石,激起一个个雪白的浪花,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吼声。我好喜欢那簇拥而来的浪花,它像一行行展翅飞翔的海鸥,似无数怒吼狂叫的蚊龙,更像万朵洁白晶莹的梨花。
描写月亮的词语和段落句子
词语:
月夜玉免清明清亮清丽咬洁明亮钩月明月秋月满月冷月弦月月牙月影月色残月新月
半月月眉月光月落新月月亮弧月圆月皓月月白风清月光柔和月光如银月满如盘明月高照
新月如钩秋月惨白众星捧月春花秋月月光朦胧月影婆娑月色朦胧晓风残月月月出东山月色迷人
月色如水月光皎洁月色清明月明星稀
段落:
那些铅灰色的云不知什么时候双远了,露出洁净如洗的月亮。圆圆的月为能挣脱乌云羁绊而兴奋,慷慨地向黑夜奉献出它璀璨的光。
雨中的月亮,湿滚滚,水灵灵.透明而又润泽。
一钩素描的瘦形的细月,斜挂在半空,嵌在太空的星星,撤娇似地闪着依恋的羞怯,愚香的五月的夜哪。
工栩外面的月亮是洁白的,就像一片薄薄的银箔贴到天弯的拱顶上,这么纯净的月亮,将周围的一小片天空也映亮了。
月亮像一个美丽的雕花银钵,被镀上了一层黄金。
走到江边,隔江万家灯火,明月在江心,月光在水面铺成一条银色的小路,小路一直伸延到我跟前
一轮满月一下子跳了出来,像一个刚出炼炉的金盘。
天边隐去了最后一抹黛紫,夜色柔柔的。那弯升上山头的新月,也真像一只笑眯眯的眼睛。
故乡的月亮还是圆圆的,并没有被天狗咬过的伤痕;她依旧柔柔地注视着大地,还是一样的温情妩媚,然而,在我心灵深处,童年时代那至真至善的痴迷却无处可寻了。
半轮皎月升起天宇,如妙龄女的一弯修眉。不淡不浓的银辉,在天地间酿造出一派婉柔馨郁、欲说还羞的情韵,远山的叠浪早已幻化作迷离的雾影;近山的波带在月光下浮泛着盈盈亮色。
一轮皎洁的明月悬挂在大海上空,月光的'折射造成了奇异迷离的效果,使人分不清哪里是天空,哪里是沧海,哪里是陆地。海向被划为明暗相间的光谱,两者黑乎乎的,无边无涯,如深沉厚腻的莽原与夜色衔接在一起。当中夹一条明晃晃的光带,由窄渐宽,好像一条梯形的道路从岩边一直铺设到遥远的天边
不知在什么时候,月亮已悄悄地升起来了,圆圆的,正落江心.整条江都笼上了一层白蒙蒙的月色,晃荡着细碎的银光。于是江面似乎豁然宽舒了,明丽了,像一幅蒙着水燕气的长镜,而两岸的高楼、大厦、树荫投下的倒影,则是镶在镜框的花边。我们的视野也似乎豁然开阔了,不远的归帆,河边的小艇,以至艇上挥挠荡桨的人儿,都看得很清楚了。
举头东望,但见一轮明月顺着天边悄然爬升,是十五的月亮,圆圆的、莹莹的,在暗蓝的苍弯中更显出了它的皎洁,甚至还能隐约看到月中的斑驳黑影,那是月宫的桂树吗?吴刚折桂、嫦娥起舞的千年神话,此时格外使人浮想联翩。
月亮升起来了。同以往一样,月的升起永远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如平静到来的奇迹叫人暗暗吃惊。这是一轮圆月,在湛蓝的天上,硕大,金黄、素净,沿天空的路静静地飞临峡谷那面奇峰壁立的山头。
它微弱而洁白的辉煌,是那样细细密密地拥抱土地,我曾在城市高楼的峡谷中看过月亮,那里的月亮有些微的羞怯,在高楼间躲躲闪闪,不停地徘徊着,随时准备离城而去。而此刻,我仰望天弯产生一种要畅饮一杯月光的渴望。这少女肌肤般的月光,牛乳汁一般的月光,贴在我的面庞上,我无法拒绝。
着通往花园的小路,我漫无目的地走着,整个世界仿佛沉浸在银色的光海中,烘托着充满温馨静谧的夜。我也置身在这月光之海中了。月光洒满了我的衣服,温暖着我的心―我觉得太阳的温暖过于热烈奔放;星光又孤寂清冷了些。只有这温柔恬静的月光,才能这般地恰到好处。月华浸染着整个大地,我的周围被月光照得雪亮,世界完全笼罩在圣洁的气氛里。我的感官模糊了,心也在这圣洁中升华。
描写骆驼的词语和句子段落摘抄
词语:
驼峰脂肪高大坚固嘴唇沙漠之舟极其温顺悠然自得毫无怨言
憨厚外表不慌不忙交通工具任劳任怨
句子段落:
对于有着“沙漠之舟”美称的骆驼,我是向来就有好感的。
原来骆驼的驼峰,充满了脂肪,必要时可替代食物和水,因此驼峰就变得高大而坚固。
它们的嘴唇上覆盖着厚厚的、粗糙的毛,当它们吃生长在沙漠中多刺的植物时,可以起保护嘴唇的作用。
骆驼是一种极其温顺的动物,你看它那憨厚的外表,就会感到它的`心地会十分善良。
一头高壮的骆驼悠然自得地漫步在一丛绿色的骆驼草旁,那么深沉,那么持重,那么不慌不忙,好像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它们摆脱了一切的烦恼和惆怅。
骆驼是沙漠里的重要交通工具。它整天要头顶烈日,脚踩厚厚的黄沙,运送着沉重的货物,它却任劳任怨,毫无怨言。这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啊!一任劳任怨
关于描写特产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关于描写特产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蜡染剪纸年画窗花煎饼粽子奶酪酥油酥饼
麻花拉面米粉
纸人张狗不理女儿红十八街杨柳青叫化鸡小笼包
担担面刀削面布老虎紫砂陶糖葫芦麻辣烫
纸人张狗不理女儿红十八街杨柳青叫化鸡小笼包
担担面刀削面布老虎紫砂陶糖葫芦麻辣烫
民族特色流传千古历史悠久扬名中外脍炙人口
叹为观止地方特色千古绝唱闻名遐迩朴素大方
传统工艺民间工艺心灵手巧技艺娴熟造形生动
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别出心裁构思奇巧风味独特
羊肉泡馍风味食品
那纸人,能伸手向你表示问候,还能跟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跟真人相比,只差不能说话了。
家乡的馄饨个儿小、皮儿薄、馅儿多,很讲究做汤,汤内佐料齐全,除猪油、酱油、味精、胡椒粉外,还要有葱花、蒜汁、榨菜丁等,五花八门,合在一块和,百味同尝。
小城这样的馄饨摊其实很多,往往是一副担子挑着走:一头架子上放一只炉子,上面再坐上一只隔成两格的锅,一边下馄饨,一边用虾皮做成汤汁(若讲究些,放些肉骨头更好);另一头做成柜子,上面包馄饨,下面放碗盏。使用时抽出墙板,把两端搁在担子上,就是一副很好的案板。所用的原料也极简单,擀得极薄极薄的馄饨皮,近乎透亮;剁得很碎很碎的肉馅,调成糊状。
丰都杂酒源于隋朝,至今约有1400年的历史。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于818年被贬任忠州刺史,第二年中秋节登鬼城名山痛饮杂酒并留下杰作,使丰都杂酒经忠州一直传遍整个长江中上游地区。因此,丰都杂酒也叫“香山杂酒”。
‘莫笑农家杂酒浑”。的确香山杂酒乃农家所酿,但它却含有四十多种氨基酸,且含酒精少,味浓醇,甘甜。杂酒久而弥驾,久贮不坏。香山杂酒就是以独特的色、香、味驰名中外,一直为丰都著名土产之一。
江宁县素有“金箔之乡”的美称。早在1700年前,江宁人民就开始制作金箔。明清时代,江宁金箔就贡奉宫廷,供帝王、嫔妃、王公、大臣们织龙袍、朝服、彩衣之用。如今,江宁金箔总厂是我国最大的金箔生产基地,年产量占全国金箔年总产量的70%以上,含金量高达99.96%,而且做工精细,所以深受国内外用户的好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总行把江宁金箔厂列为生产金箔的定点单位。人民大会堂上悬挂的国徽和中央电视台的台标都是用江宁金箔装点而成的。
江宁金箔除了能装饰之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用途:药用。金箔的微量元素被人体吸收后能“镇心而安魄”,达到滋养的目的。据报载:日本己将金箔用于晚宴。
腊八节,人们要喝腊八粥。可是我故乡鲁南集市上卖的粥与腊八粥略有不同,腊八粥是用大米、红枣做成,而这里所说的粥乃是用磨碎的小米、大豆熬成的。二者比起来,腊八粥倒是逊色多了。
妈妈的苇叶粽子在家乡纵横十几里是有名的。那窄窄的、碧青的、鲜嫩的苇叶,几片叠在一起,然后拧成一个漏斗形,装进洗好的糯米,包住裹紧,再用细绳扎牢,放进锅里煮。妈妈的手巧极了,包得又快又好。那粽子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叫斧头脑,一类叫三角石。每类大小一致,形状一样。这中间的包、煮、剥、藏等都有一套学问。
这种糯米锞用萱叶汁制成,呈草绿色。萱叶用野生的,因为家种的萱叶汁有苦味,而野生萱叶却有一种异香,清甜可口。萱叶采来后捣碎出汁&上糯米粉搅匀,制成锞蒸熟。锞的体形小,每五个一组,用某种叶托着,买者要买就是五个。锞的黏性特强,吃时稍不注意,就弄得手上都是粘汁。因为色美味甜,加上一年中只此一天有卖,所以小孩子特别爱吃,感到有说不出的新鲜。
南宁有卷筒粉,柳州有螺蛳粉,云南有过桥米粉,虽然各有风味,但我总觉得桂林米粉最好吃。
桂林几乎条条街有米粉店,家家米粉店宾客盈门。桂林人天天吃米粉,中外游客也最爱品尝桂林米粉。为什么桂林米粉百吃不厌呢?
首先,米粉选用优质大米制作而成,细腻软滑,营养丰富。
其次,米粉制作精良,用料考究。就以卤味米粉为例作个简单介绍。熬制卤水除必需猪肉或牛肉及骨头外,还需近十种香料,缺一不可。这些配料是:罗汉果、桂皮、丁香、八角、沙姜、甘草、豆豉等。用这些香料配上肉、骨熬成的卤水,具有香、鲜、甜的特点。卤牛肉或卤猪肉用料也很讲究。先选好上等牛肉(或猪肉),洗净,也放入各种香料,待卤熟后切成薄片备用。油炸黄豆是桂林米粉必不可少的佐料,选用优质黄豆,用盐水浸泡一天,滤干水后油炸。此外,还须准备葱丝、香蒜、辣椒和熟油等。以上配料备好后,便可配制米粉了。把一团米粉(有二两重一团的,也有一两重一团的)放入沸水中烫热捞出,把卤肉片平铺在米粉上,撒十几颗油炸豆,撒一小撮碧绿清香的葱花,放两瓣大蒜。爱吃辣椒的添一点鲜红辣椒,再添上一勺熟油,两勺卤水。这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米粉就做成了。雪白的是米粉,棕红色的是卤味,金黄色的是油炸豆,还有青葱与红辣椒。看一眼食欲大开,闻一下垂诞三尺,尝一口美味爽口,吃了还想吃!
第二,桂林米粉品种繁多,南齒味粉、二鲜粉、牛腩粉等,最近还从外地引进了螺蛳粉、酸辣粉等。价钱便宜,经济实惠,任君挑选。回族人可吃牛腩粉,爱吃酸辣的就吃酸辣粉。风味各异,鲜美无比。夏天的晚上,吃上一碗放点醋的凉拌米粉,顿时心旷神怡,疲劳驱净。冬天,吃一碗热气腾腾的三鲜粉,全身冒汗,身上心里热乎乎的',精神倍添。
煎饼是我们苏北靠近山东那一片地方人们的主食。将小麦、玉米或山芋洗干净,调水磨成糊状,把糊浇在浇热的鏊子上用薄蔑片均匀摊开、烙熟,就成了一张薄脆松香的煎饼了。
煎饼,虽说是我们老百姓一日三餐的寻常饭食,可它的松脆香甜,易食耐放,又令多少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贵倾倒。如蒲松龄老先生就曾赞道圆如望月,大似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一语道出煎饼的薄如纸,色、香、味倶佳的特点。虽然有些夸张,但那刚出鏊的新煎饼,卷上腌得发紫的萝卜干或煮得黑亮的老咸菜,再咬一口红通通的尖辣椒,那情境、那味道、那享受,就是神仙生活也不过如此吧!
竹子是南方的特产。竹子大多呈圆筒形,中空,有明显的节,主干上的叶比普通叶小,而普通叶片有短柄,而且与叶鞘相连处成一关节。不常开花,这是竹子的一个重要特点。不过,如果你认为所有的竹子都和上面讲的一模一样,那就错了。
竹子这个家族非常庞大,在我国就有2.50个成员,常见的有毛竹、苦竹、方竹、凤尾竹等10多种。正像菱角不都是两个角的,还有三个角、四个角、无角的一样,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粽子俗称“裹粽”,虽说别的地方也有,但远远不如家乡人包的花样多,味道美。正因为如此,在我的家乡,每逢春节,一包起粽子米,家家都喜气洋洋,有使不完的劲儿,妇女们更是大显身手。
家乡的粽子,不论外形还是内质,都与外地不同。它不像北方那种三角粽,而是圆筒式的,长约3?4寸,两端各有稍扁的角,正像俗话所说,“七粽八锞”,一般每升米(0.75公斤)只能包7只粽,所以饭量大的人,吃四五只就饱了。
家乡的粽子,多数都有馅儿,或用肉条,或用红枣、蜜枣,或用豆沙团,还有的用红豆相拌,红白相间,不仅味儿美,而且好看。不用馅儿的有两种,一是纯米的“白水粽”,这是在馅儿用完后,浸泡的孺米有余时才包几只的;一*是特意制作的“灰汁綜”,是用草木灰沉淀后的净水浸米,然后包成的粽子。这种粽子颜色呈微黄灰色,表面上看比不上“白水粽”,但味道远远胜过“白水粽”,有一股特别的香味儿,老远就能闻到,颇有诱惑力。另外,“灰汁粽”一般在端午节包,因为它可久放。虽天气暖热,放上十天半月也不会变质,家乡的农民可以用它作为上山下田的饭,实用价值大。
端午制作的酒酿,就是家乡人爱吃的传统甜食。这种酒酿全用上色糯米,发酵适中,酿成后米粒软松,粒粒珍珠一般,渗出的酿浆呈浓汁状,清香甜美,兼而有之,回味无穷;尤其适宜不能饮酒的老人、妇女和小孩儿。
将煮熟的豆子搁在温暖的地方捂上半个月,待豆子扯了黏丝,取出来放在缸里,抖上辣椒酱,加入适量的盐与调料,再搁几天,便制成了家乡人爱吃的盐豆子。
家乡的盐豆子有着特殊的风味,嚼在嘴里是辣中含香,香中透鲜,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又因为它还曾被乾隆老儿吃中了,一度成为贡品,于是盐豆子便成了家乡人的骄傲。
这用酥油雕塑而成的,涂着鲜艳色彩的酥油花,真使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其中有青翠的树林,展翅飞翔的小鸟;也有活灵活现的人物,栩栩如生的楼台亭阁……看着这一切,我好像走进了一个奇异而美丽的梦境。
蜡染是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关于它的由来,在家乡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布依姑娘喜欢用各种树叶做染料,把白布染成蓝布。一天,她正在染布的时候,一只蜜蜂飞来停在布上,留下一粒蜂蜡。这块布染出来后留出了一个白点。心灵手巧的布依姑娘心领神会,用贵州山区的特产蜂蜡和植物染料蓝靛发明了蜡染,从此世代流传下来。
据专家考证,蜡染己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最早出现在战国末期,古称“蜡缬”。唐代流行,从丝绸古道远传西方。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有详细记载。这之后,在中原经济发达地区,蜡染逐渐被机工印染所取代,只在贵州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保存下来。我的家乡安顺地区就有苗、布依、仡佬等多民族居住,又最先实现蜡染工厂化,于是,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蜡染生产基地。
蜡染的工艺看上去很奇特。先要把蜂蜡高温溶化成汁,然后,用特制的铜蜡刀蘸取蜡汁,在白布上快速做画,蜡汁凝固后,再把布浸入蓝靛中染色,数日后取出,接着放入沸水中以高温脱蜡,直到蜡块脱去,方可得到一方蓝底白点的蜡染布。近年来,随技术革新和新工艺的采用,彩色蜡染试制成功。蜡染形成了色彩化和新风格。也许,你会觉得蜡染工艺很简单,实则不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蜡染艺人要经过十多年的蜡染制作后,才学得合格的蜡染手艺。技艺娴熟的蜡染艺人不用任何工具,画出来的线条要经得起直尺的量测,画出来的圆要经得住圆规的测验。而且,创作一幅比较精美的蜡染品,一般要几个月至一年的辛勤劳动,所以,一方蜡染上不知浸透了多少蜡染艺人的汗水啊!
安顺蜡染的独特艺术魅力在于它的图案和“冰纹”。安顺蜡染的蜡画取材广泛,花草虫鱼、山水人物、图腾传说、几何图案等均可入画。蜡染艺术从中提炼出概括的形象,加以夸张和调和,体现出古夜郎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安顺蜡染格调高雅,线条明快,画风古朴苍劲,具有神秘的美感和很强的装饰性,既可作日常生活用品,又可作室内陈设的美术品,难怪著名画家吴冠中老先生对蜡画曾赞不绝口呢!蜡染的灵魂在于“冰纹”。“冰纹”指的是染色的过程中不断翻动布料,蜡花破裂,染液随裂缝渗透到白布上,留下人工无法描绘的纹路,如同冰雪之肌一样,美丽绝伦。同样图案的蜡染品冰纹绝无重复,千变万化,各有千秋。这便是无数艺术家和国外友人对蜡染赞叹倾倒的原因吧!
安顺蜡染用途很广。既可制作四季服装,又可制作壁挂、大型壁画、窗帘、桌布、旅游用品等,共三大类(花布、日用小件产品、旅游纪念品),近千个小品种,360多种图案。如今古老的安顺蜡染己经走出了古夜郎,走出了贵州,走出了中国,远销世界各地,成为举世闻名的手工艺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为安顺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东方第一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