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可道,茶亦悠然
在我看来,喝咖啡是一种享受,饮茶则是一种境界。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诸多的不同。
西方人喜欢严密的逻辑推理,我们则崇尚内心自省,崇尚顺其自然。西方人善于制造,用金属制造刀叉来吃饭,制造器皿来装食物。我们则善于利用。我们的祖先剖葫芦为瓢用来舀水,凿木为碗用以盛饭,劈竹为筷用来吃饭。西方人制造西药用来治病,我们的祖先则采摘大自然之百草为药用以疗伤。西方人喝的咖啡是制造的;我们的茶叶则是采摘的,是采摘了日月之精华,吸收了天地之灵气。茶可以冲浊爽气,颐神养性。
西方人喝咖啡也讲究气氛,但无法达到“道”的境界。我们饮茶则是一种艺术,一种境界,一种“道”。
茶是用来喝的,茶道是用来修身养性的。
一个人,静静地独坐于洒满阳光的室内。用一个精致的玻璃杯冲一杯茶,看那茶在杯中,在水里不断地浮沉,翻腾。那原本细丝般的茶叶在水中慢慢地柔软、舒展,悬在空中,又不断地沉入杯底。漂浮在水面的又一点一点地悬在空中,渐渐变软,展开,完完全全地沉淀下去。这一过程,似乎有不断地挣扎,痛苦地思索,无奈地沉浮,然后一切又都归于沉寂,融于水中。杯里的水渐渐变了颜色,原来纯净而无色的变为淡黄,仍是那么纯,无一点杂质。茶叶全都沉入杯底,水则澄澈在小小的杯中,与茶叶共同酝酿出一种宁静的优雅。杯口有袅袅的茶香飘散,氤氲一室的意境。此刻,你静静地坐在那里,看茶叶融于水的全过程,你一定有所感悟,感悟茶与水的排斥与融合。然后,啜饮一口,那种沁入心脾的微苦、醇美,让饮茶的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知是苦还是醇美,或者是由苦而醇美的感觉更加珍贵。不知是品茶还是在品味人生,或者茶如人生。
许多喜欢风雅的人说“茶如人生”。所以,就有了“茶道”之说。那些文人雅士在品茶的过程中品味出了人生的况味。就是将烹茶、饮茶艺术化,渐渐演变成为一种以茶为载体的修身养性的方式,赋予它以浓厚的东方哲学思想,使饮茶渐变为一种“道”,一种“茶道”。
茶可道,就升华为一种文化。如同佛道,儒道等成为中华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亦悠然。茶来自大自然,来自民间,用来解渴消暑,消除疲劳,放松心情。可以置于一雅室,浅酌论道,品味人生;亦可以携游于山野,放浪形骸,一壶茶里看世界。
茶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兴于唐代,盛于宋、明两代,衰落于清代。
还记得明代作家魏学洢的《核舟记》那关于茶的描写吗?“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文章的作者说核舟所刻大概是苏轼泛舟赤壁的情景。在那小小的核桃上不惜刻上一个烧茶的童子,可见当时文人雅士们是多么的喜爱饮茶啊。于波涛骇浪之上泛舟赤壁,竟然有童子烧茶,还那么专心致志。这里面到底是“道”,还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呢?
唐代的诗人钱起有一首《与赵莒茶宴》。诗曰“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就极有意境,就有了“道”的意味,也有了一点点的“禅”味,也是悠然心情极好的写照。
我们的祖先之所以对茶情有独钟,将它升华为“道”,是因为它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的思想。所以佛家可以跳出三界外,可以了却红尘因缘,却是难以了断茶的情缘。沏一杯香茗,对一盏青灯,手念一串佛珠。无论是面壁十年,还是打坐于佛前,或者风轻云淡对高山流水,都会坐出一片意境,悟出一种禅机。
佛教是强调“禅茶一味”的,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味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 在我看来,“莲”在佛教中有清静修为的隐喻,茶则是佛教出尘入俗的媒介。一杯清茶可佛可俗可道,亦可悠然啊。
道家学说则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一杯清茶在手,独坐于清风明月之中,人与茶都成为了大自然中的一部分。饮茶乎?悠然于天地之间也。
茶可道,就有了禅机,就将茶提升到了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美学境界。就有了茶道“五境”之说。所谓“五境”,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诸多因素,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
我也喜欢饮茶,但远没有达到“道”的`境界。饮茶只是一种心情,一种休闲的方式而已。
用一种紫砂杯沏茶。把水冲下去,看不见茶叶在水中沉浮、翻滚的样子。隔着厚厚的杯体,猜不透茶叶在水中是开心地舒展,还是痛苦地挣扎。盖上盖,静静等待,等待那茶叶与水交融后所产生的新的体味。过一会,掀开杯盖,淡淡的茶香便弥散开来,轻呷一口,一种淡淡的微苦由口沁入心脾,继而散布全身。坐在电脑前面,一边阅读着精美的文字,一边慢慢品尝杯中的香茗。觉得这茶虽不是什么奢侈品,但于我们的生活却是绝佳的饮品。相比于水,它那微微的,淡淡的苦味百尝不厌。茶可以解渴、解暑,消除疲劳,也可以饮出境界,饮出品位的;相比于酒,它的优点更是难以一一诉说。同为饮品,同样可以归为“文化”之内,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样不乏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但茶采之于树木,冲之以甘泉,洁来洁去,带给人的是神清气爽,可以涵养人的品性。它不会耗费粮食,与人争食。它不会饮之乱性,衍生出许多靡乱的故事。它可俗可雅,是寻常人家的常备饮品。亦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可以很名贵,千金难求;可以很普通,随手可以采摘。可以以“茶道”待之,也可以以悠然之心,慢慢品尝。
我喜欢茶,喜欢它的大俗大雅。
茶可以道,茶亦悠然。
阅读题
2. 文中开头为何要写“西方人喜爱喝咖啡”?(2分)
3. 联系上下文,选择一个角度,赏析下列句子表达的妙处。(3分)
这一过程,似乎有不断地挣扎,痛苦地思索,无奈地沉浮,然后一切又都归于沉寂,融于水中。
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说说我们为什么应推崇饮茶。(4分)
材料一:茶叶是我国的“国饮”。据说古老的华夏族早在神话传说中的神农氏和周朝开国功臣周公时,就把茶叶当作药物饮用了。到南北朝时,茶树已在南北各地种植。唐朝时饮茶成风。到南宋时,《梦粱录》中更说到:“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很快成为中华民族各族共同的日常饮料。
材料二:茶叶和茶饮成为我国各种文艺作品的常见主题,无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与茶有不解之缘。战国大诗人屈原曾在自己作品里谈到“茶茗”。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有关于茶的诗,李白一首敬亭山饮茶诗云:“茗生此山石,玉泉流不歇。”杜甫有诗曰:“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写茶文化雅事最多的算是《红楼梦》,栊翠庵女尼妙玉请宝玉、黛玉、宝钗吃“体己”茶,使人觉得雅性十足。
参考答案
1. 围绕“茶既可以成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可以修身养性,也可以让人获得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来回答即可。(2分)
2. 写西方人爱喝咖啡是为了与中国人爱喝茶形成对比,突出中国人崇尚顺其自然,追求艺术和境界,从而表现“茶可道”这一观点。(2分)
3. 示例1:这个句子用拟人手法将茶叶在水中舒展、漂浮、沉淀的过程与人生的成败、起伏等历程联系起来,写得生动形象、贴切传神.示例2:这个句子中的“挣扎”“思索”“沉浮”“沉寂”等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出人生的起伏、变化,让人自然将茶与人生结合起来,也自然引出下文“茶如人生”的看法。(可从修辞、词语、写作手法等角度加以赏析,选择一个角度即可。)(3分)
4. 示例:因为茶可以用来修身养性,冲浊爽气,颐神养性,可以让我们学会“内省修行”;可以在品茶的过程中品味出人生的况味,饮茶可以成为一种艺术,一种境界,获得悠然自得的心情;茶为我们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茶不仅仅只是一种解渴饮料,它也有着深深的文化底蕴、有悠久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一种茶 文化。(4分)(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给3分,答出3点以上给4分)
玉石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玉能辟邪、镇宅,玉能消灾,玉能带来福气和吉祥,这种传统观念的形成是历代实践经历、经验的结晶。所谓人养玉玉养人,戴的越久越有灵性,可以替人挡灾。
我国古代就以翠玉作为护身符,驱灾避险,自古以来玉都被视为祥瑞之物。在百姓中,常有自己多年佩戴的玉器出现裂纹,或者断裂,就有了“玉碎挡灾”的.说法。所以,戴玉镯、玉坠、玉牌、玉项链等,就有用玉来挡灾的含义。
琥珀
琥珀是佛教七宝之一,被认为具有强大的辟邪化煞的能量,佩戴琥珀饰物能辟邪和消除强大负面能量。琥珀可使人头脑清晰,恢复能量。在中医理论里,琥珀一直有安神定气的功用。
桃木
“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不畏,而鬼畏之。”桃木被称为仙木,也称“降妖木”或“鬼怵木”,顾名思义,就是鬼害怕的木。古人说:居不可无桃。古时人们家中辟邪就用桃符,用以驱鬼压邪。
切片核桃(又叫辟邪)
辟邪由核桃加工而成,就是切片核桃,由于核桃内部的结构特殊,中间保留下来的部分、自然形成的镂空花纹很特别,形状像一对鞋,称之为“辟邪”。辟邪多为楸子所做而成,它美丽的花纹,其边缘的部分有的很像人脸、兽面,人称“鬼脸”,可以做不错的挂件。
小叶紫檀
小叶紫檀散发出来的香味有助于睡眠和安心宁神的功效,还能促进人的血液循环,对人们的心脏有很好的调节保养功能。更重要的是,长期佩戴小叶紫檀还有避邪保平安,消灾解难的作用。
朱砂
朱砂的颜色鲜红,古人认为可以辟邪,并且还会渗入玉质里,造成沁色,使朱砂沁的说法在坊间广为流传。文玩配饰里经常会用到朱砂,像圆珠、桶珠、平安扣、佛头等,其实这些制品都是朱砂粉加明胶的混合物,并不是纯朱砂。
金刚菩提佛珠
金刚菩提在所有菩提中法力最高,相传是当年佛祖释迦牟尼所用之物,佩戴身上,驱魔避祸之力强,可增吉祥。金刚还有坚硬无比、无坚不摧之意,辟邪能力强。
碧玺
碧玺谐音“辟邪”,是慈禧太后的最爱,在我国清代的皇宫中,就有较多的碧玺饰物。科学上说,碧玺因其表面始终流动着与人体生物电基本吻合的微电流,对畅通血气,对气血虚、身体弱、手脚冰凉者非常适用。黑色、绿色、茶色、红色碧玺都有扬正抑禾邪驱浊气的作用,从而使人无畏无惧,充满阳刚正能量,使邪气“望而却步”。
水晶
水晶的能量能改善运势,招财旺夫,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水晶都有它独特的意义与作用。他们有的可以招桃花、有的可以辟邪保平安,甚至还有的可以美容养颜。
鸡血藤
鸡血藤是一种非常著名的中药材料,长期佩戴有袪风除湿的疗效。不仅具有医疗功效而且还有避邪功能。在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用鸡血除邪清浊,避祸转运的说法,并延用到现在。
【篇一:旅游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哈尔滨旅游。我们先去了太阳岛,参观了雪博会和极地馆。雪博会里有各种各样的雪雕,有白雪公主、猪宝宝、美丽的城堡等。在极地馆我还看到了许多从北极来的动物,有可爱的小企鹅、胖敦敦的北极熊和凶恶的北极狼。我们还观看了白鲸表演和海狮表演。后来,我们又去松花江坐了马拉车、狗拉雪橇和冰滑梯,还去亚布力滑雪。那里的雪很厚,都快到我的膝盖了。教练陪着我从高坡上滑下来,太好玩了。
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冰雪大世界,它里面不仅有漂亮的冰灯,更有我最喜欢玩的冰滑梯。它们全部是由冰砌成的,晶莹透亮,非常光滑。刚开始我只能由爸爸陪着一起滑,后来我自己就敢一个人从高高的滑梯上滑下来,从上面滑下来的感觉非常刺激,就像玩“激流勇进”一样,太开心了。
今年寒假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春节,玩得我都不想回来了。爸爸妈妈答应我下个假期再带我到更好玩的地方去,我太高兴了!
【篇二:旅游日记】
今天,我们一家和别人一起去三门旅游。
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三门,我们先来到旅馆,在一个核电站里。有一个阿姨带着我们参观了核电厂,我学到了一点关于核弹的知识。
接着,我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海滩。很快,我们就到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向了沙滩,那儿可好玩了。有的人在挖坑,有的人在搭山,还有的人在海里玩,我也跑进了海里。
水才到我腰这儿,我玩着玩着,一不留神,被一个浪冲到水里。我以为没浪了,结果又一个浪,我又被浪冲到水里了。我还和爸爸打起了水仗,可浪太碍事了,我跑到浅水区,这时,一个浪冲过来,我来不及站起来,又被浪冲了一下,还呛了一口水。
后来我在沙滩上挖了一个洞,可我一挖好,浪冲过来毁了我的坑,于是我只好在坑前搭了一座山,能挡住水,结果浪都不来了。玩了一会儿,我们就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海滩。
【篇三:旅游日记】
星期三,我们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去春游。我们二年级段去参观临城博物馆和海洋文化艺术中心。
在导游阿姨的带领下,我们兴高采烈的坐上了旅游大巴前往临城,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神采飞扬。不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我们先参观了博物馆,我看见博物馆的橱窗里陈列了许许多多稀有生物的化石、雕像……看的我眼花缭乱。接着,老师又带着我们参观了海洋文化艺术中心。在那里,我看到了中华鲟、大海龟……海洋生物,使我大开眼界。除了这些,还有一些稀有的植物、动物,其中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黄鼬和豪猪。
时间过得真快,集合的时间到了。我们只好排着队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临城博物馆。这次春游,不仅让我们增长了许多知识,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我真开心啊!
【篇四:旅游日记】
想到今天去秋游,我就高兴得不得了!这次旅游的地方是——番禺宝墨园,准备当一次小考古家。
车一到宝墨园,我就迫不及待地下车了。在园门口小桥下的鱼池里,有很多鱼。有的在争抢食物,有的在玩耍,他们一会儿跃出水面,一会儿又沉入水里,溅起很大的水花,搞到我全身都湿了。小鱼啊,你是用这种方式来迎接我们吗?
在宝墨园里,有几颗大叶榕树,听导游说,这些大叶榕已有600多岁了。经过治本堂后面,有一块石碑,是以前的古迹,刻着“宝墨园”三个字。绕过小桥,我们终于看到《清明上河图》,也找到传说中在右边图上缺了一半身子的马。图上画的都是古时候北宋汴京大街上的人和景物,男人、女人、老人和小孩都有。有悠闲溜达的、有赶车的、有玩耍的,各种各样的动作,画得很仔细,真是千姿百态。绕过《清明上河图》来到玫瑰园,玫瑰园盛开着不同颜色的玫瑰。有红的、紫的、粉的、还有比较少见的蓝的和紫白相见的,真是大开眼界。
宝墨园真大、真气派!这次旅游不仅给我认识了几位名人,还让我增长了知识。
【篇五:旅游日记】
我的故乡是个群山环绕的小岛一舟山。这里四季分明,温度适宜,有许多的旅游胜地: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岛……今天我再次回到了家乡,在一次见识了桃花岛的美。
一进去就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桃花石,在往前走,看见几头大水牛很舒服地横在水池边,仔细一看,原来是人造金色水牛,真是活灵活现。我忙顽皮地跳上牛背,拍了好几张照片。
顺着弯弯曲曲,像迷宫一样的小路,我们爬上了安其峰的顶端,一座雄伟的宝塔立在眼前,我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从宝塔往下一看,整个桃花岛就像在脚下,那岛,那海,那天,此刻仿佛融为一体,我真正感受到了“水天一色”这个词的含义。
秀丽如花的桃花岛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安期峰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远方的朋友到我们舟山来,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篇六:旅游日记】
今天早上,我们六点钟就起床了,因为妈妈说今天要跟旅游团去南山文化中心玩儿。我飞快地洗漱好,特地戴了一顶漂亮的太阳帽就跟着妈妈,当然还带着可爱的小妹妹一起出发了。在旅游大巴上,导游阿姨讲解了许多关于南山的文化故事,不一会就到了目的地。
一下车,首先看到了南海观音。她坐落在海的中央,佛高108米。当然,她不是从佛脚到头顶108米,而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圆通宝殿,里面有许多观音的.化身。第二部分是金灿灿的莲花座,一共有108片花瓣。第三部分就是佛像了。南海观音是一个三面观音,第一面是手拿金莲花的观音,她此项微笑地看着我;第二面是手拿108颗佛珠的观音,我数了又数,真的是108颗金光闪闪的佛珠;第三面是手拿装经书盒子观音,经书盒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就是我今天参观的秀丽神奇的南海观音。
【篇七:旅游日记】
第一次看到江郎山是在衢州旅游的画册封面上,三块高耸的岩石就像三个巨大的石笋兄弟,直直地从地里拔出。爸爸指着画册问我要不要去爬这座山。我说,当然要去。因为有爸爸在什么都不用担心,累了他会抱我的。
今天雨丝很密,雾很浓,空气黏糊糊的。看我很不舒服的样子,爸爸一路给我讲了很多笑话,而且他的背包里也总能拿出很多好吃的,来帮助我补充能量。一个半小时后,我们终于来到了两个紧挨的小石笋兄弟的中间。穿过“一线天”,眼前的就是大石笋了,石壁上有人工凿出的台阶,铁栏杆顺着台阶往上盘绕。真正的攀爬开始了,爸爸说,要回去,我陪你下山,如果想挑战一下,我们一起爬!我有些害怕,但想到有爸爸保护我,我选择继续上山。
窄窄的山道,爸爸和我只能一前一后走,他一直拉着我的手。我不再害怕。最后爬到石笋的尖尖上,爸爸抱着我,夸我能干。四周大雾弥漫,但我可以想象周围的风景,一定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美景。
【篇八:旅游日记】
这个暑假,我和家人去、巴厘岛和新加坡旅游。西安到巴厘岛要做8个半小时的飞机,飞机的旅程很漫长,我觉得我从早上飞到了晚上。
巴厘岛的机场建设的很有当地特色,造型都是四个角向上,下面大,上面小,主要是黄色的。一下飞机就看到了一尊佛像,到时心里感动奇怪,怎么机场会有这些东西呢?经过我四天旅行,我知道了,原来巴厘岛不仅是一个海岛,还是一个万佛之岛。岛上有美丽的风景,有形态各异的佛像,大大小小的寺庙,和西安的样子完全不同。
等到了新加坡,眼前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新加坡是个花园城市,我在机场去市区的路上就感觉到了。道路两边树木都经过精心的修剪,呈现出不同的形状,有的树枝修剪成云朵的样子,有的修剪成伞的形状,有的修成梯形,绿油油的树叶映衬在草地上,天蓝蓝的,云白白的,树绿油油的,花红红的,景色美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