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劝君作福便无钱,祸到临头使万千。
善恶关头莫错认,一失人身万劫难。
积德若为山,九仞头休亏一篑;容人须学海,十分满尚纳百川。
为恶难逃,为善最乐。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
士为知己用,节不岁寒凋。
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
但知口中有剑,不知袖里藏刀。
春蚕到死丝方尽,恶语伤人恨难消。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随它酒价高。
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山林是胜地,一营恋便成市朝。
情欲意识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矜高倨傲是客气,降伏得客气平,而后正气调。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吉人之词寡,躁人之词多。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儿孙胜于我,要钱做什么;儿孙不如我,要钱做什么。
会使不在家豪富,风雅不用著衣多。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自有恶人磨。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寺占多。
积德多年元气厚,读书三代雅人多。
上为父母,中为己身,下为儿女,做得清方了平生事;立上等品,为中等事,享下等福,守得定才是安乐窝。
一念常惺,才避得去神弓鬼矢; 纤尘不染,方解得开地网天罗。
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你处得它好,它益你必多。
谦恭待人,忠孝传家。
不学无术,读书便佳。
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
根深不怕风摇动,表正何愁日影斜。
能休尘镜为真镜,末了僧家是俗家。
成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
池塘积水堪防夏,田地深耕足养家。
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立地之柱石;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育物的根芽。
早起三光,迟起三慌。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爽口食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生殃。
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
量窄气大,发短心长。
善必寿考,恶必早亡。
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
福不可邀,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
家丑不可外传,流言切莫轻信。
下情难于达上,君子不耻下问。
芙蓉白面,不过带肉骷蝼.
美艳红妆,尽是杀人利刃。
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修德而留意于名誉事功,必无实证。
一人非之便立不定,只见得有是非,何曾知有道理;一人不知便就不平,只见得有得失,何曾知有义命。
智生识,识生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人各有心,心各有见。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人间私语,天若闻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难合亦难分,易亲亦易散。
口说不如身行,耳闻不如目见。
只见锦上添花,不闻雪中送碳。
传家二字耕与读, 防家二字盗与奸, 倾家二字淫与赌, 守家二字勤与俭。
作种种之阴功,行时时之方便。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素位而行,不忧不怨。
先达之人可尊也,不可比媚;
权势之人可远也,不可侮慢。
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而贱读书;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得家业而忘勤俭。
以孝律身,即出将入相,都做得妥妥亭亭;以忍御气,虽横祸非灾,也免脱千千万万。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有不报,日子没到。
水不紧,鱼不跳。
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好义固为人所钦,贪利乃为鬼所笑。
贤者不炫己之长,君子不夺人之好。
受享过分,必生灾害之端.
举动异常,每为不详之兆。
救既败之事,如驭临岩之马,休轻加一鞭;图垂成之功,如挽上滩之舟,莫稍停一棹。
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处竟是禅机;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后。
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
内藏精明,外示浑厚。
佳人傅粉,谁识白刃当前;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
天欲祸人,必先与微福骄之, 所以福来不必喜,要看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与微祸儆之, 所以祸来不必忧,要看会救。
算什么命,问什么卜。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大俭之后,必有大奢;大兵之后,必有大疫。
天眼恢恢,报应迅捷。
人欺不是辱,人怕不是福。
人亲财不亲,人熟礼不熟。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仪制度源远流长。秦始皇焚书坑儒,礼不得传。西汉大儒戴德、戴圣叔侄广泛搜集那些记录和阐述先秦礼仪制度的文章,分别著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其中《小戴礼记》经东汉郑玄注释后盛行不衰,成为通行本《礼记》,被列为儒家必读的五经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礼记》中有许多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
【译文】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意志不可自满,欢乐不可以走向极端。
2、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
3、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礼记·曲礼上》)
【译文】鹦鹉虽能说话,终归还是飞鸟;猩猩虽能说话,终归还是走兽。
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译文】礼所崇尚的是有往有来。得到恩惠而不予报答,不合乎礼的要求;得到报答而不予恩惠,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5、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译文】到一个地方时要问清当地的禁忌,到一个国家时要问清当地的习俗,到别人的家里要问清这家的避讳。
6、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礼记·檀弓上》)
【译文】曾子说:“君子爱人是使之有德行,小人爱人则是姑息迁就。”
7、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译文】生前要做有益于人的事,死了以后也不要危害别人。(这是成子高说的话,接着他还说,我死后,找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葬了我。)
8、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9、苟无礼义、忠信、诚悫(què)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礼记·檀弓下》)
【译文】如果不用礼义、忠信及诚实之心对待百姓,即使百姓勉强结合,难道他们就不会离散了吗?
10、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译文】孔子说:“大道通行的时代,天下都是公正无私的,选拔贤能的人主持政事,讲究信用,推行和睦。”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文】玉不雕琢,不会成为好的器物;人不学习,不会懂得道理。
1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译文】虽有美食,不去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有极高明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译文】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授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相长。
14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
【译文】凡是
1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译文】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会学识短浅,见闻不广。
16、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 政以一其行, 刑以防其奸。(《礼记·乐记》)
【译文】礼仪用来引导人们的志向,音乐用来调和人们的声音,政令用来统一人们的行动,刑罚用来防止人们的奸邪。
17、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译文】一切音乐,都产生于人们的内心;情感在心中激荡,便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声音组合成条理,就叫做音乐。
18、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礼记·乐记》)
【译文】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它可以使民心向善,深刻地感动人心,使民风习俗改变。
19、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译文】只紧张而不松弛,即使周文王、周武王也做不到;只松弛而不紧张,则周文王、周武王不会这样做;有紧张有松弛,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
20、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译文】恶意的语言不从口中说出来,就不会招致别人用忿恨的语言回击你。
21、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礼记·坊记》)
【译文】有道德的人注重干实事而并不多说话,品德低下的人总是抢先说大话,而不注重干实事。
22、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 (《礼记·坊记》)
【译文】孔子说:“有好事就称是别人的功劳,有过失就称是自己的过失,这样百姓对你的怨恨便逐渐消失了。”
23、子曰:“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掌握过与不及这两端的意见,而采纳适中的用于百姓。”
24、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译文】一个人能做到忠恕,就离道不远了;什么是忠恕呢?就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25、子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译文】身居高位,不欺凌下面的人;身居下位,不攀附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抱怨了。遇事上不怨恨老天,下不归咎他人。
26、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礼记·中庸》)
【译文】管理政事首先要得到人才,得到人才取决于他自身的品德修养,品德修养取决于是不是遵循正道,遵循正道又取决于有没有仁爱之心。”
2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2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29、居上不骄,为下不倍。(《礼记·中庸》)
【译文】身居高位不骄傲跋扈,身居低位不自暴自弃。
30、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人的举动没有不得体的地方,对人的表情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对人的言语也没有失礼的地方。”
31、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礼记·表记》)
【译文】仁是天下行为的表率,义是天下行为的准则, 知恩图报是天下互惠互利的交往方式。
32、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礼记·缁衣》)
【译文】君主因为有民众而存在,也因为人民的叛离而灭亡。
33、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说话实在而行为有法度,所以活着的时候志向坚定不移,死了以后也不会影响他的好名声。”
34、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礼记·儒行》)
【译文】说话一定先有信用,行为一定合乎正道。
35、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不看重金玉,而是以忠信为宝贵;不希求土地,而以确立道义为土地;不希求多有积蓄,而以多有学问为富有。”
36、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可以亲近而不可威胁,可以接近而不可逼迫,可以杀害而不可侮辱。
37、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礼记·儒行》)
【译文】身体可以加害,而意志却不可动摇。
31、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礼记·儒行》)
38、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译文】荐举人才对内不排除自己的亲属,对外不排除对自己有怨恨的人。”
39、儒有澡身而浴德。(《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用道德沐浴以使自身保持纯洁。
40、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礼记·儒行》)
【译文】温和善良是仁的根本,恭敬谨慎是仁的基础,宽容余裕是仁的体现,谦逊待人是仁的能力,礼貌节义是仁的外表,言谈论说是仁的文采,歌舞音乐是仁的谐和,分财散物是仁的施予。
41、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礼记·大学》)
【译文】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叶,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结束。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4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译文】只有对事物进行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4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译文】财富可以装饰房屋,道德却可以修养身心。心胸宽广,身心自然舒泰安康,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4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译文】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每天都新,新了还要更新。
45、治国必先齐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礼记·大学》)
【译文】要想治理好国家, 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家, 若家人尚且不能管教好却能去管教好别人, 这是没有的事啊。
46、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译文】民众喜欢的他也喜欢,民众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才可以称之为民众的父母了。
47、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礼记·大学》)
【译文】治国的道理是:得到民众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众就会失去国家。
48、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礼记·大学》)
【译文】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
49、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 骄泰以失之。(《礼记·大学》)
【译文】君子治国有条大道理:必须忠诚守信,才能得到它;骄纵奢侈,便会失去它。
50、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
【译文】聚集财富需遵循一条大道理:生产的人要多,耗财的人要少,谋财的人要勤奋,用财的人要节俭,这样财富就会经常保持充裕了。
51、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记·冠义》)
【译文】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有礼仪。
52、尊让洁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君子尊让则不争,洁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斗辩矣,不斗辩,则无之祸矣。(《礼记·乡饮酒义》)
【译文】尊让、清洁、恭敬,君子们以此互相交往。君子能够尊让就不会争斗,洁敬就不会怠慢。不怠慢又不争斗,就会远离争执诉讼,不争执诉讼就没有的灾祸了。
53、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礼记·聘义》
【译文】君子的德操可以和玉相比,温润而有光泽,这便是仁。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必敬之。
2、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
3、力到处常行好事,礼亏处常存好心。
4、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5、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如戈兵。
6、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8、缺衣少食贫苦人需加温恤,鳏寡孤独残疾者应多扶持。
9、一颗好心,抵得过黄金
10、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
12、礼貌使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喜悦。
15、放纵的儿子,使母亲羞愧。
16、多梦和多言,其中多有虚幻。
17、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知足。贪爱丰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这也是虚空。
18、怎样从母胎赤身而来,也必照样赤身而去。
20、惟独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
21、行为纯正的穷乏人,胜过行事乖僻的富足人。
22、相近的邻舍,强如远方的弟兄。
23、摇牛奶必成奶油,扭鼻子必出血。照样,激动怒气必起争端。
24、当面的责备,强如背地的爱情。
25、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胜过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
26、愚昧人张嘴启争端,开口招鞭打。
28、愚蒙人是话都信,通达人处处谨慎。
29、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31、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
32、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
33、诱惑正直人行恶道的,必掉在自己的坑里。
34、坏之先,人心骄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
36、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
37、弯曲的不能变直,缺少的不能足数。
38、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
39、柔和的舌头,能折断骨头。
40、瘸子的脚,空存无用。
41、与盗贼分赃,是恨恶自己的性命。
42、为非作歹的,被义人憎嫌。行事正直的,被恶人憎恶。
43、要别人夸奖你,不可用口自夸。
44、亵慢人煽惑通城,智慧人止息众怒。
45、生活,就是这样,永远占领着绝对领导的位置,当无数的傻子高呼着自己控制了生活,掌握了命运,却没看到,生活在更高的苍穹上,露出讥笑的嘲讽的面孔
46、执子之手,将子拖走。子说不走,好吧,关门放狗!
47、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48、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
49、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50、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5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52、年轻的时候,我们常常冲着镜子做鬼脸;年老的时候,镜子算是扯平了。
54、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5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6、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不过要是修行不到家的话,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嗔念。
57、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可以为了理想壮烈的牺牲,成熟男人的标志的可以为了理想卑贱的活着。
58、分开是一种必然的考验,如果你们感情不够稳固,只好认输,真爱是不会变成怨恨的。所以到底是要选择哪个要相信缘分,一切顺其自然。
5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61、生活就像宋祖德的嘴,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个倒霉的会是谁。
62、少年不胡作妄为,大胆放肆,试问老年时哪来的题材话当年。
63、不要指望,麻雀会飞得很高_劝人孝顺的名言_劝人向善的名言。高处的天空,那是鹰的领地。麻雀如果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它照样会过得很幸福!
64、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66、生别人的气,是拿别人犯的错来惩罚自己。你认为值得吗?再说花两千快钱买一次教训,买一个朋友的真面目,也不算什么,记着以后交友要慎重!
67、小时候我以为自己长大后可以拯救整个世界,等长大后才发现整个世界都拯救不了我。
68、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69、我不是天桥上算命的,唠不出那么多你爱听的磕。
70、树愈静而风不止,我愈恋而他不在。
71、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
72、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等至严丽,如妙花鬘;智慧深广,犹如大海
73、你的亲人去世了,不要太伤心难过,在天国,他不会喜欢你这样消沉的,打起精神,努力吧,为了你的亲人。
7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75、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76、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77、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方得坚固本心,任眼前千般景像都是虚幻,本心自巍然不动。
78、如果你还爱他,你应该会希望他过得幸福快乐,希望他跟真正爱的人在一起,绝不会阻止,你要是阻止他得到真正的幸福,就表示你已经不爱他了,而如果你不爱他,你又有什么资格指责他变心呢?爱不是占有,真正爱一个人是无法说出原因的,你只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心情好坏,你都希望这个人陪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