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帝

书法内涵哲理名言

时间: 2023-02-28阅读:

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编辑了初一

一、《〈论语〉十二章》

(一).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

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4、 在中学生夏令营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新 课 标 第 一 网

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奋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2.对文中四个带 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人指三个人 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C.择是选择之意。 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中:________ ②不:________

③引:________ ④顾:________

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__又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5. 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

C.路转溪头忽见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则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

三、塞翁失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此书为西汉淮南王__________________编著。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出自于此。

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⑵马无故亡而入胡( )

⑶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⑷此独以跛之故(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此何遽不为福乎?

⑵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4.本文是一则______(文体),其蕴含的道理是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词阅读

(一)、选择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前。

C.枯藤/老树/昏鸦 D.明月别/枝惊鹊

(二)、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回答:

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把下列相关的内容连在一起。

篇名 作者 出处 体裁

《观沧海》 白居易 《全元散曲》 元曲

《如梦令》 马致远 《乐府诗集》 古体诗

《天净沙 秋思》 王湾 《漱玉词》 五律

塘湖春行》 曹操 《白氏长庆集》 词

《次北固山下》 李清照 《全唐诗》 七律

(四)、选出下面内容中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景中有情,描写了西湖早春的动人景色,又将作者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B.《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虽通篇写景,但怀乡之情却贯穿始终。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意的萧瑟和作者悲怆凄楚的情。

(五)、阅读。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________体________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________写景诗。

2.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两句与诗的正文内容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以________字统领全篇,先写________景,然后写________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这是________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________诗,内容上属________之作。

6.如果把依次每五字看做一句,诗中哪两句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日思归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10.诗题中的人日指的是哪月哪日?从诗文中找答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出对思发在花前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说自己在花丛前面萌生了回乡的想法

B.是说自己在花开以前就萌发了回乡的想法。

C.是说自己思乡之情随春天到来而萌生了。

D.是说自己回乡的心愿在春天里变得强烈起来了。

12.从诗的内容看,作者人在何方?所思之处又在何方?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文诗词名句背诵检测练习

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

谈学习方法的:

4.《论语》的论读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书。

5.创建会议在舒城召开,舒城百姓喜迎各地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

6.张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觉得其他同学的许多想法对自己很有启发,这使她对孔子所说的 这句话体会更深了。

7.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要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但发达国家有长处,也有短处,那么我们所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 (用《〈论语〉十则》中的语句填写)

8.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李老师引述《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9.《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____________。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是是 。

10.《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 。

1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 。

《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

, 。

12.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15.《钱塘湖春行》中直接描写动物的两句诗是: 。

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 , 。

1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了莺歌燕舞的初春景色的诗句是

, 。

1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 , 。

18.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

19.《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

20.《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21.《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含比喻)是:

22.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

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23..孟浩然《过故人庄》一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

2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 , 的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启示

25.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 , 。(填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句)

27.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

、 。

28.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 。

29.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 , 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30.友情,历来为人所珍重。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则想象了与友人剪烛夜谈的情景 , 。

31.《泊秦淮》一诗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

32.朱熹在《观书有感》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33.晏殊《浣溪沙》中的 , 。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上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初一语文暑假作业:文言文专练,希望同学们认真浏览,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寒来。

2、笔墨纸砚描绘山水诗乡梦,多彩宣城争创“中国书法城”。

3、阐释书法精神,传承文化精髓。

4、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书法艺术

5、点到为止,一字千金。

6、读诗千首,挥毫万字。

7、富有生机就是美。

8、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展示美。

9、翰墨怡且乐,书法寿而康。

10、弘扬传统,书写卓越

11、弘扬民族文化精髓,演绎书法神奇魅力

12、画笔描绘美好未来,色彩绘就壮丽人生。

13、精雕细刻出精品,千锤百炼铁成金。

14、苦攻中外古今万卷书,巧绘人情物理千张画。

15、练好钢笔书法,传承汉字文化。

16、练好硬笔书法,传承汉子文化。

17、练一手好字,传一代文明。

18、练中华书法,承传统文化

19、美术可以表现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

20、泼墨造物,笔下生花。

21、人人学书法,共创新世纪。

22、如诗如画山水多彩地,共创共享“中国书法城”。

23、如诗如画新天地,锦上添花书法城。

24、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25、书法宣城,精彩人生。

26、书法有路勤为径,墨海无涯苦作舟。

2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28、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

29、提高精神内涵,陶冶高尚品质

30、为您点亮艺点灯光,带您走进艺术殿堂。

3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2、文房四宝之乡魅力无限,中国书法名城精彩有约。

33、文宗秦汉,楷法晋唐。

34、羲之笔下千秋韵,兰亭地上万种情。

35、相约文房四宝故里,共创“中国书法名城”。

36、写好硬笔字,为人生添色彩。

37、写漂亮字,做优秀人,字如其人。

38、写漂亮字,做优秀人。

39、写气质人生,扬祖国精华。

40、心系书协,振兴东华。

41、一手好字,得益一生。

42、一手好字,相伴一生。

43、一手好字,一生成功

44、一手漂亮的硬笔笔,能让人赏心悦目。

45、硬笔精雕细刻出精品,书法千锤百炼铁成金。

46、硬笔书法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47、中国书法,字里千秋。

48、字好一半文,文好显灵魂

49、书法宣城,精彩人生。

50、人人学书法,共创新世纪。

今天偶得空闲,在办公室里翻看一本杂志,读到一个女人一生中该做的十九件事,十八岁到二十八岁要多读书,多思考,其好处到二十五岁会逐渐显现。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你可以是知识的主人,但你只是老公的配偶。不由得心有戚戚然,感慨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的至理名言,更感激少时父亲手把手教我临贴,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尚有一个可撑门面的特长足以心慰。

到黑或白的板上写字,从小学就开始了,整个漫长的少年时代,常常在放学后,趴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一个人画完了插图,再用各种美术字写标题,等到工工整整用正楷写完了内容,校园里早已寂静无人,伸手不见五指了。这种枯燥的书写,磨练了我的耐力,也为日后的偶尔小试牛刀打下了基础。

从什么时候开始得到写字好的美誉,早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小时候家里经济不宽裕,用妈妈从单位拿回的包装纸,姐姐在上面打上方格,要我填满了方格写字,后来,练就了写大字的毛病,听人说起,字写的大,欲望也大,对种种未知事物的期望值也大。说白了,字大,野心就大,谁承想儿时无意识的行为,在无欲无为的天平上失去了平衡,好在有几年书写的功底,短短几年,一手蝇头小楷就练就了。

练字的过程是枯燥无味单调重复过程,但如果耐下性情,的确是修身养性的最佳选择,记得小时候,刚起了一页,听到外面小朋友的嬉戏声,字顿时就潦草起来,心也飞到了窗外,嬉闹声渐行渐远,心也慢慢平息,浮躁后重归平静,空气中充满了清澈透亮的乐章,而我的笔尖下也荡漾着宁静、详和的音符。

工作后,单位门楣上写大字的人几易其主,都不理想,便要求每人写一份择优选取,从此我便从事了这份工作之外的差事,从“欢度春节”,到“庆祝国庆”,一年四季节庆交替着更换。回到家,却羞于说出来,有几次妈妈从同事口中得知,还一脸惊诧的说:她哪写过大字啊!

几年换了几个不同的科室,从团委到组织宣传,再到办公室,这份殊荣也伴着我转战各个地方,在办公楼前写通知已成了约定俗成的定律任何人都无权行使这一权力。所以,每每我在办公楼的大厅里一站,总会有同事远远的招呼:又写什么通知了?如同今天下午,秘书打过电话不到二分钟,宣传部长的电话就打来了,众目睽睽之下,业已成熟的行楷在白板上龙飞凤舞起来,真不知道手中的笔在我人生的长河里会相随到何年何月。

只记得,从初中就使用的一个带着卡通的铅笔盒,成了我密不可分的随从,替代了别的女人手提包里的化装品,里面有我喜欢的一只别人送的派克笔,一只无名无牌的钢笔,普通的外形,黑白间的色调,在我写字生涯中最得心应手的一只钢笔,从填写述职报告,到参加硬笔书法大赛,我都把屡屡的成功归于这只普通的钢笔,直到现在我能用五笔在电脑上快速写材料、码文字了,仍时时拉开抽屉,在稿纸上龙飞凤舞地书写上一首唐诗;或在笔记本里记上一段喜欢的文字,也算是一种紧张中的放松和休闲,死气沉沉中的一种生机和灵性吧。

抽屉里从五彩的粉笔到现在的白板笔,以笔作生存的工具,也许是如我这种现代人最另类的一面了。

喜欢一种字体,如同喜欢一个人是没有由来的,是发自心底的一见钟情。小时候习贴,在四大书法家里唯独对有“颜筋柳骨”的柳公权情有独钟,后来看到柳公权谈到如何用笔最佳时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心正笔正”强调书家的品格修养,也是书家人格在书法中的外化和表现。后来知道,柳骨:“体现的是柳公权的书法立骨铮铮,炼气清健,在挺拔的骨体内部、笔画之间传出一种坚贞的力量,透出清健出俗的气韵。这是与他的审美情趣、学识、修养密切相关的,是他长期锤炼的结果,是从其血肉心灵中孕育出来的。”

终于懂得,字如其人表现的不仅仅是外在的`构架,而是学识和修养所蕴藏的真正内涵。有人说:字无百日功,也许在百日内真的写出流利端正的字体,但我相信那也只是一种机械的模仿,是没有生气的“死字”,真正的好字你可以感觉到它们有血有肉、有骨有筋,更有思想灵魂的介入,作品中蕴含着鲜活的生命力和想象力。

也许屋及乌的原因,每每从众多稿件中发现流畅的笔迹,总会对投去敬慕的眼光,而笔下的也会在我的想象中,演释成风流倜傥的多情才子,或明眸皓齿的绝色佳人。

在众多的题字题诗中,最动人的是红叶题诗的故事,相传,诗人卢渥,来到长安赶考。考前漫游到皇宫后墙小憩。宫中流淌出小溪,漂浮许多红叶流向远方。忽然,他发现一片红叶有字迹,从水中捞出,见上有诗一首:“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当卢渥娶韩氏为妻。一日,韩氏为卢渥整理衣物,在箱中发现红叶,惊讶之余,感慨万千。想不到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天下竟有这样巧妙的姻缘!

我常常想,韩氏一定写得一手秀丽、温婉的小楷,若不然,诗人也不至于如此珍视并仔细收藏

最凄凉的是绍兴洋河弄内的沈园,语学家夏承焘所书的陆游《钗头凤》一词,八百年来,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倾倒无数才子佳人、骚人墨客,成为流传千古的爱情绝唱。

一个人,在没有温饱之虞的前提下,该有比物欲享受更高的精神享受,有人选择读书和音乐,而读到一篇美文,或哲理,或名句,用正楷或行书抄到笔记本中,构成了我精神生活的后花园,无论外面的世界有再多的风雨和雷霆万钧,一颗浮动的心,都能在舒畅的文字和秀丽的字体中得到片刻的安宁。

今晚,当我翻到“飘香尘世”这本笔记时,看到散文家周国平这样一句话:人生有了寄托自己精神生活的后花园,胸襟就会开阔一些,对物欲的追求就会淡泊一些。

当我徜徉在钢笔书写的数十本笔记里,如同漫步在芳香四溢的郊外原野上,精神后花园的清新和纯净,让我感觉到大自然的博大和瑰丽。

我会继续快乐着,并书写着…………

查看更多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