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解读:
《早》是一篇精美的游记,文章以真挚朴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蜡梅花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全文既没有慷慨激昂的文字,也不见感人肺腑的语言,字里行间充溢着古朴与凝重。三味书屋古色古香,所有陈设摆放有序;蜡梅花的清香、颜色、形状惹人喜爱,令人赏心悦目;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力透纸背,不绝于目,梅花冰清玉洁的韵致与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以及鲁迅一生的人格品质相得益彰。全文借物喻人,饱蘸着浓厚的文化意蕴。作者由游览三味书屋的所见、所闻、所感联想到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借以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使得叙述、描写、说理巧妙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3、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三味书屋内部的陈设的方位顺序。
2、有感情朗读课文那,理解作者在本文中写梅花的用意,背诵描写梅花的一段文字。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理清课文的条理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师:中国文坛上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作家,思想家鲁迅。有谁知道有关他的一些故事?
(生交流;
鲁迅是浙江绍兴人,1881年农历八月初三生,1886年入塾,1904年六月往日本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留学。1909年是年辑印《域外小说集》二册。1909年6月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1918年自四月开始创作以后,源源不绝,其第一篇小说《狂人
师: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早》,我们将通过文字,随作者去浙江绍兴访问鲁迅先生早年
在三味书屋的东北角上有一张鲁迅先生曾经用过的书桌,在书桌上鲁迅曾刻了一个字“早”你们想知道这个“早”字的来历吗?
2、板书课题:13 早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
书塾 小匾 琥珀 小憩 曰 咿咿呀呀 当铺 药铺
韵致 纯净疏淡 冰清玉洁 润泽透明
指名朗读,齐读进行生字正音。注意读好多音字“当”和“铺”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在读课文,思考:课题“早”指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组织交流:
1、“早”指的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用的书桌上刻着的一个“早”字,也是指梅花开得“早”,更是说要珍惜时间,力争第一。
2、课文主要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三味书屋的陈设;二是园子里的梅花;三是“早”字 的来历。
三、学生进行初读课文的质疑。
四、课堂小结作业
1、抄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品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三味书屋的陈设,理解梅花和“早”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习鲁迅先生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的精神。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授:
1、我们初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生交流)
2、今天我们就随作者一起走进“三味书屋”。
二、品读课文
(一)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我们是在什么时候去访问三味书屋的?三味书屋在哪里?)
(二)自由读2、3自然段
1、作者访问“三味书屋”时看到了什么?(用直线画出)想到了些什么?(用波浪线画出)
2、交流,出示“三味书屋”内部陈设一段文字,朗读,找出表示方位的词语。体会作者的有条理的观察描写。
3、这里作者除了向我们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还写到了什么?
(闻到的花香,以及作者的一些联想)
4、读“还没进门,迎面先扑来一阵清香。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兰花香。细想又都不像,因为小寒前后,桂花早已开过,兰花却还要迟些日子才开。是什么香呢?”
师:作者显然对花香很在意,很想探究一下,这究竟是什么花香?,那么到底是什么花香呢?是怎么想到的呢?
(记起鲁迅在文章里写过书屋后面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许多蜡梅。我忽然明白了清香的》
曹组[北宋]
晓天谷雨晴时,翠罗护日轻烟里。酴醿径暖,柳花风淡,千葩浓丽。三月春光,上林池馆,西都花市。看轻盈隐约,何须解语,凝情处、无穷意。
金殿筠笼岁贡,最姚黄、一枝娇贵。东风既与花王,芍药须为近侍。歌舞筵澡,满装归帽,斜簪云髻。有高情未已,齐烧绛蜡,向阑边醉。
《金盏倒垂莲(牡丹)》
曹勋[北宋]
谷雨初晴,对晓霞乍敛,暖风凝露。翠云低映,捧花王留住。满阑嫩红贵紫,道尽得、韶光分付。禁御浩荡,天香巧随天步。
群仙倚春似语。遮丽日、更著轻罗深护。半开微吐,隐非烟非雾。正宜夜阑秉烛,况更有、姚黄娇妒。徘徊纵赏,任放濛濛柳絮。
《庆清朝(牡丹)》
曹勋[北宋]
绛罗萦色,茸金丽蕊,秀格压尽群芳。人间第一娇妩,深紫轻黄。乍过夜来谷雨,盈盈明艳惹天香。春风暖,宝幄竞倚,名称花王。
朝槛五云拥秀,护晓日、偏宜翠幕高张。秾姿露叶,临赏须趁韶光。最喜鉴鸾初试,数枝姚魏插宫妆。然绛蜡,共花拚醉,莫靳瑶觞。
《诉衷情(宫中牡丹)》
曹勋[北宋]
西都花市锦云同。谷雨贡黄封。天心故偏雨露,名品满深宫。
开国艳,正春融。露香中。绮罗金殿,醉赏浓春,贵紫娇红。
《浣溪沙(樱桃)》
曾觌[北宋]
谷雨郊园喜弄晴。满林璀璨缀繁星。筠篮新采绛珠倾。
樊素扇边歌未发,葛洪炉内药初成。金盘乳酪齿流冰。
《巫山一段云》
杜安世[北宋]
笑拟条风戏,装迟谷雨催。彩云飞下柳楼台。千朵一时开。
惜恐尘埃染,惊疑紫府来。有时香喷入人怀。魂断客徘徊。
《过秦楼(寿建安使君谢右司)》
陈允平[北宋]
谷雨收寒,茶烟飏晓,又是牡丹时候。浮龟碧水,听鹤丹山,采屋幔亭依旧。和气缥缈人间,满谷红云,德星呈秀。向东风种就,一亭兰茁,玉香初茂。
遥想曲度娇莺,舞低轻燕,二十四帘芳昼。清溪九曲,上已风光,觞咏似山阴否。翠阁凝清,正宜沦茗银罂,熨香金斗。看双莺飞下,长生殿里,赐蔷薇酒。
《浣溪沙》
仇远[北宋]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
《浣溪沙(双笋)》
张炎[北宋]
空色庄严玉版师。老斑遮护锦绷儿。只愁一夜被风吹。
润处似沾筼谷雨,斫来如带渭川泥。从空托出镇帷犀。
《映山红慢》
元绛[北宋]
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露国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罗帏护日金泥皱。映霞腮动檀痕溜。长记得天上,瑶池阆苑曾有。
千匝绕、红玉阑干,愁只恐、朝云难久。须款折、绣囊剩戴,细把蜂须频嗅。佳人再拜抬娇面,敛红巾、捧金杯酒。献千千寿。愿长恁、天香满袖。
《点绛唇》
李铨[北宋]
一朵千金,帝城谷雨初晴后。粉拖香透。雅称群芳首。
把酒题诗,遐想欢如旧。花知否。故人清瘦。长忆同携手。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范成大[南宋]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晚春田园杂兴》
范成大[南宋]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
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
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
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荻芽抽笋河魨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
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朱彝尊[清]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春不雨》
王士祯[清]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
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
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
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
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
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
春来谷赋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粒。
即今土亢不可耕,布谷飞飞朝暮鸣。
舂莩作饭藜作羹,吁嗟荆益方用兵。
1、《谷雨》
作者:朱槔 朝代:宋朝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2、《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
作者:王炎 朝代:唐朝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朝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3、《木兰花慢》
作者:王恽 朝代:元朝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4、《采茶歌》
作者:乾隆 朝代:清朝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朝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5、《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作者:林和靖 朝代:宋朝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清朝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6、《七言诗》
作者:郑板桥 朝代:清朝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朝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