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帝

古文名人名言欣赏

时间: 2023-03-01阅读:

1、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 微子》

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公冶长》

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 军争》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 权修》

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公孙丑》

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0、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大禹谟》

11、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 小雅》

12、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1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子罕》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乾 象》

1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离骚》

1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 鄘风》

1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篇》

20、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雍也》

22、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23、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梁惠王下》

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2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训俗遗规》

27、亦余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 离骚》

28、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曹学《蜀中广记 上川南道彭山县》

2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30、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尽心上》

3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 系辞上》

3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劝学》

33、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8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八首》

8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8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梁惠王上》

87、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资治通鉴》

88、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身之养重于义》

8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蜀书 先住传》

9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 告子下》

9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92、忠言逆耳利于行,口利于病。

《增广贤文》

93、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元景安列传》

94、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

《荀子 性恶》

95、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老残游记》

9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雍也》

97、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李咸用《送人》

9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 荣辱

99、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 修身

10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告子上》

10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

10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103、操第一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76、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

177、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7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7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80、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81、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18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8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84、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18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8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187、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18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89、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190、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91、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9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9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94、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19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9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97、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9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1、举头望明月,低头故乡

20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0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0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05、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20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07、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20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09、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10、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1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1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1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14、将欲取之,必先之。

215、多行不义必自毙。

216、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1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18、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21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20、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221、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22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23、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恨难裁。

22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3、坚志者,功名之主也。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抱朴子》

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后汉书》

5、伟大的人物都走过了荒沙大漠,才登上光荣的高峰。巴尔扎克

6、战士自有战士的抱负:永远改造,从零出发;一切可耻的衰退,只能使人视若仇敌,踏成泥沙。郭小川

7、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9、志气这东西是能传染的,你能感染着笼罩在你的环境中的精神。那些在你周围不断向上奋发的人的胜利,会鼓励激发你作更艰苦奋斗,以求达到如象他们所做的样子。斯蒂文

10、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塞涅卡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2、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

36、得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

13、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紧。颜元

14、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申居郧

15、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谚语

16、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后汉书》

1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8、当我们只遇到逆风行舟的时候,我们调整航向迂回行驶就可以了;但是,当海面上波涛汹涌,而我们想停在原地的时候,那就要抛锚。当心啊,年轻的舵手,别让你的缆绳松了,别让你的船锚动摇,不要在你没有发觉以前,船就漂走了。卢梭

19、一个从不怀疑生活方向目标的人,绝对不会绝望。莫里亚克

20、立志工作成就,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有个成功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巴斯德

21、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肖伯纳

22、贫而懒惰乃真穷,贱而无志乃真贱。罗丹

23、目标越接近,困难越增加。歌德

24、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诸葛亮

25、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孙中山

26、让自己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雨果

27、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向无形的敌人作战。罗曼罗兰

28、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任何行动都会失败。华欧文

29、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30、最糟糕的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受到错误志向的阻碍而不自知,真到摆脱了那些阻碍时才能明白过来。歌德

31、立志在坚不欲说,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

32、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33、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日放。王豫

34、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歌德

35、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约翰逊

36、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刘义庆

37、人无善志,虽勇必伤。《淮南子》

38、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何所底乎?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训欲遗规》

39、谁有进取的意志,谁就干得成。罗曼罗兰

40、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勃朗宁

41、有人问鹰:你为什么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鹰回答说:如果我贴着地面去教育他们,那它们长大了,哪有勇气去接近太阳呢?莱辛

4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司马迁

43、有志者事竟成也!刘秀

44、只要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一切都会变得得心应手。勃朗宁

4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荀况

46、坚硬优质的钢条,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瑰丽美观的贝壳是经过水冲日曝而得的。我们的意志和毅力也必须在火热的斗争接受严峻的考验,去接受长期的锻炼。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困难面前,永远热情奋发,斗志昂扬。加里宁

47、真正的才智是刚毅的志向。拿破仑

4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以不舍。荀况

49、人若有志,万事可为。斯迈尔斯

50、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绛

1、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2、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4、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5、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6、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7、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

8、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9、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1、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1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5、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1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7、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18、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1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20、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21、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22、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颜之推

2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2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25、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童铨

26、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陆游

27、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尤袤

28、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薛宣

29、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31、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32、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

33、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3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6、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王符

37、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物丧志。——王豫

38、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陈善

39、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40、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

4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4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3、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44、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5、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46、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47、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4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49、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5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52、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

53、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54、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欧阳修

55、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56、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5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5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6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6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63、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朱舜水《答野节问》

64、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6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6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68、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6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70、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7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7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73、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7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75、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袁牧

76、开卷有益。——赵光义

77、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7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79、刻苦读书,积累

80、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8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83、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8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85、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86、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87、劳于读书,逸于

8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8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9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91、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9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93、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94、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95、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96、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苦。——郑板桥

9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98、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99、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查看更多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