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帝

明朝王守仁的经典语录

时间: 2023-03-13阅读:

怀念过去美好的古诗句 1

1、独坐思往昔,愁绝泪盈襟。——陈宓的《题妙寂寺》

2、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萨都剌的《满江红》

3、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远山长。罗巾浥泪别残妆。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辛弃疾的《临江仙》

4、当时珠泪知多少,直到于今竹尚斑。——高骈的《二妃庙》

5、春过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樽前,惟待见青天。——刘禹锡的《杂曲歌辞·忆江南》

6、当时每酣醉,不觉行路难。——王昌龄的《大梁途中作》

7、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欧阳修的《临江仙》

8、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楼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李煜的《破阵子》

9、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肥。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张志和的《杂歌谣辞·渔父歌》

10、当年称意须为乐,不到天明未肯休。——令狐楚的《杂曲歌辞·少年行四首》

11、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白居易的《东城寻春》

12、当时四十万匹,张公叹其材尽下。——杜甫的《天育骠骑歌》

13、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的`《锦瑟》

14、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晏殊的《木兰花》

15、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辛弃疾的《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16、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姜夔的《凄凉犯》

17、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柳永的《昼夜乐》

18、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李贺的《仙人》

19、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陶渊明的《杂诗·其三》

20、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立刻石榴裙。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杜审言的《戏赠赵使君美人

21、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周紫芝的《鹧鸪天》

怀念过去美好的古诗句 2

1、花貌年年溺水滨,俗传河伯娶生人。——汪遵的《西河》

2、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汪遵的《咏昭君》

3、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王守仁的《登大?山诗》励志的文章

4、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陈与义的《登岳阳楼》

5、故国三千里,深宫年。——张祜的《宫词·故国三千里》

6、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7、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杜审言的《春日京中有怀》

8、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薛昭蕴的《喜迁莺·清明节》

9、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纳兰性德的《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10、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孟浩然的《都下送辛大之鄂》

11、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吴文英的《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12、昔叹当年无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陈亮的《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

13、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的《春

14、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5、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的《杂诗·人生无根蒂》

16、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的《秣陵》

17、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欢花饮。——杨果的《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

18、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辛。——白居易的《村居苦寒》

19、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殷尧藩的《同州端午》

20、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曹植的《野田黄雀行》

21、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虞集的《院中独坐》

22、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李白的《结客少年场行》

23、如斯名利役,争不老天涯。——裴说的《塞上曲》

24、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的《满庭芳·客中九日》

25、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辛弃疾的《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

26、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辛弃疾的《送湖南部曲》

27、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史达祖的《鹧鸪天·搭柳栏干倚伫频》

28、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29、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的《遣怀》

30、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的《梦李白二首·其二》

31、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萧衍的《东飞伯劳歌》

32、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的《茂陵》

33、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李世民的《咏雨》

34、偏挂恨,少年抛掷,羞觑见,绣被堆红闲不彻。——尹鹗的《拨棹子·风切切》

35、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弃疾的《感皇恩·滁州为范?寿》

36、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王涯的《塞下曲二首·其二》

37、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王国维的《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38、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9、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张可久的《普天乐·秋怀》

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最关键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500字1

一个雪花轻扬的夜晚,我终于读完当年明月的整部《明朝那些事儿》,看着窗外的雪舞如絮,憧憬着明晨的朝阳东升,我不禁陷入沉思。

这套书,以《明史》为蓝本,文风严谨又不乏幽默,作者不时穿插的评论尤为一针见血、恰到好处。掩卷之余,除了佩服作者丰富的史学知识,更是赞叹于其无与伦比的社会洞察力。他用那充满智慧的语言,讲述了自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起,直到末帝崇祯悲凉自缢于景山这长达276年的历史皓月。

书中众多人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常遇春、徐达的将才独具,用兵如神;于谦、王守仁的力挽狂澜,高风亮节;戚继光、俞大遒的奋力拼杀,平定倭寇;徐阶、严嵩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袁崇焕、孙承宗的老谋深算,巧用兵法;李自成、皇太极的背水一战,最终进攻。

但最让我敬佩的,却是杨继盛。他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却遭诬陷下狱,不惑之年就屈辱故去。但是,他真的就这样死去了吗?没有,他的精神活了下来,名震天下,永垂青史,因为他的坚忍、顽强、正直。他也坚信:严嵩之患终有一日能予以肃清。

是的,正义与公道,或许会迟到,却绝不会旷课。

回望古今,历史向我们宣告: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于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来说,读史使人明智。我们是祖国的明天,也是世界未来。我们更要学习历史、总结历史、借鉴历史、感悟历史。

我国古人都深知“明镜高悬”,我们新时代中学生更要明志用功,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修正航向,使正义引领时代,努力奋斗,为全国,乃至全人类的福祉做出自己贡献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500字2

“明朝起起伏伏三百多年,多少不老传说谱写成章?”这个由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政权,明朝,在作者‘当年明月’的笔下,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朝那些事儿》当中,使人读了不仅感叹历史的沧桑田,乱世之徒的阴险狡猾,更赞叹作者的妙笔生花。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全本白话文讲述明朝真实历史的大型史学读本,记叙了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并通过不懈努力建立明朝,至崇祯皇帝殉国的三百年精彩传奇历史,描述了那时期朝廷里、军事上、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故事

通过这本书,我清晰地了解了明朝的历史,也体会到各个优秀君主、将领、首辅给我所带来的震撼,更是对所有奸臣深恶痛绝。我感慨明太祖朱元璋对工作的兢兢业业;我也赞美大将常遇春的勇猛精进;我欣赏朱棣对帝王之位的执着,也佩服他治理国家的诸多锦囊妙计;我喜欢明英宗朱祁镇在经历“北猎”后仍有重回朝廷夺政权的勇气,也对其妻子孝庄皇后的不离不弃深受感动;我不解朱翊钧深居宫中不理朝政的原因痛恨着官宦魏忠贤被重用贪婪奸诈不知悔改的作为;最后也对崇祯皇帝拼尽全力试图力挽狂澜却也无奈亡国感到惋惜。

都说明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却也是一个复杂、混乱的朝代,其中多少人在岁月的`冲刷,时间的飞逝中开始变得见异思迁;多少人从简简单单的一片忠心变得虚伪圆滑,唯利是图;又有多少人为了金权利而丧失人性,泯灭了基本的知;当然,在这乱世之中,仍可以看见一群这样的身影,他们不畏流言蜚语,也经历痛苦变得遍体鳞伤,却坚决与黑暗抗争到底,有追求,有信念选择了正义,坚持理想

所以从这本书中,我饱览明朝的传奇与精彩,去细品作者想传达的那句话“学会在乱世中不忘初心,成为一个正直无私的人”。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500字3

快乐假期开始,我怀着无比期待心情,又开始了我的明朝之旅。这几天读了由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的第三部,让我对明朝又有了新的认知。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章节有三个:土木堡之变、于谦救明朝、夺门之变。

首先是土木堡之变讲了我最憎恨的人——太监王振。历史上有多少太监乱政,而明朝被历史学家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王振就是明朝的第一个专权太监。他夺得了皇帝朱祁镇的信任,飞扬跋扈,为了建立所谓的丰功伟绩,让自己名垂青史,不顾群臣反对,带领皇帝亲证,在他的“英明”统帅上,结果可想而知,王振完败,几万大军全埋在了土木堡,王振也被自己人打死,皇帝也被捉走!奸臣的私利、私欲导致了自己毙命,死有余辜,但他却让数万大军为他陪葬,岂不让人痛惜!

然后就是我最敬佩的智者——于谦。他在明朝最危难时,用自己冷静的头脑,非凡的智慧,与众大将一起,守卫城门,成功保卫了京城。于谦,改变了明朝的历史,在明朝灭亡之际,留下了一抹希望,让后人所敬仰。

最后是夺门之变,也是我最悲痛、愤恨的章节,讲述了奸臣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三人胡造谎言诬陷于谦,朱祁镇信以为真,处死大英雄于谦。这三个人欺骗皇上,借刀杀人,换来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我也深深感悟到——自私竟如此可怕。最后李贤通过重重困难,终于还于谦一个清白,将那三个奸臣全部处死。这样的结局,我也深感欣慰。

我敬佩于谦,多亏了他,在明朝灭亡之时站了出来,救国家于水生火热之中,我要向他学习做一个祖国,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从小立志

1. 百学须先立志。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2. 立志没有所谓过迟。 波多维斯

3. 一人立志,万夫莫敌。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4.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5. 我从来没有立志要做作家。台湾女作家,原名陈懋平 三毛

6. 丈夫志气薄,儿女安得知? 唐代法学家 吕温

7. 男儿四方志,岂久困泥沙。石友

8. 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南宋民族英雄 文天祥

9. 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唐代诗人 孟郊

10. 但言虚心,不若先言立志。明末清初文人 陈确

从小立志的名言【精选篇】

1. 如果想定了就不要再犹豫。你以后可以安心学画。我从十四岁那年下决心搞中国画,以后从来没有动摇过。潘天寿

2. 机智是一种光彩夺目的东西,每个人都赞美它,大多数人都立志得到它,所有的人都怕它,但是几乎没有人爱它,除了他们本身的机智。 英国政治家和文学家 切斯特菲尔德

3. 立志、工作、成就,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法国科学家 巴斯德

4. 立志是一件很重要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

5. 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

6.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清·曾国藩

7. 心志要坚,意趣要乐

8. 一人立志,万夫莫敌 明·冯梦龙

9.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 宋·陆九渊

10.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明·王守仁

11. 志正则众邪不生三国志

12.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13.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 宋·范开

14.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

15. 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德国

16. 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明·王守仁

17. 人无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样 朝鲜

18. 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既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 拉罗什富科

19. 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 圣经

20.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明代文学家 王阳明

从小立志的名言【热门篇】

1.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韩非子》

2. 立志以定其本,居正以持其志。宋代文学家 胡宏

3. 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名孙文,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 党创始人,三民主义倡导者 孙中山

4. 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韩非子》

5. 学者欲去昏惰之病必以立志为先。 南宋名臣 儒家学者 真德秀

6. 未有不立志之人,便能做得事业。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 戚继光

7.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南宋词人,书法家 张孝祥 《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8. 劝汝立身须苦志,月中丹桂自扶疏。宋代诗人 刘兼

9. 立志须存千载想,闲谈无过五分钟。中国法学家 沈钧儒

10.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北宋文学家 苏轼

11. 大约胸襟高,立志主,则命意自高。清代作家 方东树

12.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3. 男儿立志三步曲:齐家、治国、平天下。唐伯虎,明代画家,文学家 唐寅

14. 富贵足以愚人,而贫贱足以立志而凌慧。 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燮

15.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的旅途。法国科学家 巴斯德

16.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明代文学家 王阳明

17. 不可居心发财,想做大官;要立志牺牲,想做大事。名孙文,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 党创始人,三民主义倡导者 孙中山

18.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 梁启超

19. 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 明朝第三代皇帝 朱棣

20. 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清朝军事家、政治家 曾国藩

21. 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明代文学家 王守仁

22. 像我的名字一样,立志做中国慈善事业的光荣榜样和道德标杆。企业家,慈善家 陈光标

23.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 清代学者 山阴金先生 《格言联璧》

24. 莫教桑麻困后人,浮云富贵不如贫,男儿志在安天下,破旧山河再造新。杨超

25. 学者不患立志之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之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明代学者 薛应旆 《薛方山纪述》

26. 少年立志要远大,持身要紧严。立志不高,则溺于流俗;持身不严,则入于匪辞。明末清初理学家 张履祥

27. 呵,青年人理想多么崇高,立志追求真理,无论是生还是死,呵!莫回首,莫泄气。罗·布里奇斯

28.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明代文学家 王守仁

29. 敬义之所在,纵刀据斧钺加颈项,父母兄弟环泣于前,此心亦万不可动,此志亦万不可移。何功伟

30. 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查看更多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