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3、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4、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5、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6、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7、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9、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10、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11、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12、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13、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14、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5、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16、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17、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18、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19、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20、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21、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23、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24、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25、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26、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30、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31、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32、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34、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35、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36、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37、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39、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41、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42、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44、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45、真心是菩萨净土。
4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47、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48、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49、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50、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1、七佛:在燃灯佛之后到我们生存的这一劫世之间(过去庄严劫和现在贤劫之间)有七位著名的佛陀,都曾经教化无量。他们是:毗婆尸佛(距今九十一劫)、尸弃佛(距今三十一劫)、毗舍婆佛(距今三十一劫)、拘留孙佛(现在贤劫中)、俱那含牟尼佛(现在贤劫中)、迦叶佛(现在贤劫中)、释迦牟尼佛。
2、三身佛:中为法身佛(显法所成的身)毗卢遮那佛,左为报身佛(证得绝对真理而获佛果的身)卢舍那佛,右为应身佛(佛原来的生身)释迦牟尼佛。
3、三世佛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依时间意义而划分的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称为竖三世佛;另一种是按地域划分的东方净琉璃世界之佛(药师佛)、娑婆世界之佛(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之佛(阿弥陀佛),称为横三世佛。
4、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第一为摩诃迦叶,苦行第一;第二阿难陀,多闻第一;第三舍利弗,智慧第一;第四是须菩提,解空第一;第五是富楼那,说法第一;第六是大目犍连,神通第一;第七是摩诃迦旃延,论义第一;第八是阿那律,天眼第一;第九是优婆离,持戒第一;第十位是罗睺罗,密行第一。
5、西天“四七”印度的二十八祖:摩诃迦叶、阿难、商那和修、优婆氇多、提多迦、弥遮迦、婆须蜜、佛陀难提、伏驮蜜多、胁尊者、富那夜奢、马鸣、迦毗摩罗、龙树、迦那提婆、罗喉罗多、僧伽难提、祖伽耶舍多、鸠摩罗多、阁夜多、婆修盘头、摩孥罗、鹤勒那、师子尊者、婆舍斯多、不如密多、般若多罗、菩提达摩。
6、东土“二三”中国的六位祖师: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自从六祖惠能大师以后,为了要息灭争端,只传法印,不传衣钵。
7、小乘佛法度己,大乘佛法度人,上乘佛法既度己又度人。小乘佛法信仰罗汉,大乘佛法信仰菩萨,上乘佛法信仰佛陀。罗汉利己不利人,菩萨利人不利己,佛的最高境界则是利人又利己。从菩萨到佛的进级,只差最后一步,那就是度己。共产主义实现的时候,也是菩萨成佛的时候,因为那时已无人可度。
经典佛法语录句子1)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2) 年又一年,风风雨雨;一日又一日,日落日起。母亲的厚爱渗入我的心底。在这新春之际,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祝母亲安康长寿,欢欣无比。
3) 空余漱漱是泪眼,自此一刻便注定你就是我前世未阐释的姻缘。
4)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5) 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6)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7) 一切众川流,皆悉归大海,若饭佛及僧,福归已亦然。——源自:《大般涅盘经》
8) 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9)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0) 妄生取舍者,这个病根拔尽。生死海里浮沉,真是无出头时。
11) 如果有机缘,我们应该尽心尽力的把净土法门介绍给大眾;没有机缘的时候,就自己认真修行。有机缘而不帮助眾生,这是小乘人,念佛的功夫再好也不能往生,因為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的世界。所以帮助别人认识佛法、修学佛法的工作,我们一定要积极去做。
12) 凡事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着想,便是慈悲。
13)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清平乐》
15) 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16)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17) 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18) 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经典佛法语录句子1) 情重意重,情意重重,佛缘修意缘广结善缘,对面相谈是有缘,再而相见是天缘,今生相聚前世缘,互相关心要惜缘!三吉祥即三藐三菩提心!新年吉祥如意。
2) 处在乱世,每个人都觉得很苦恼,如果不学佛,往往不知道怎麼作。在乱世中,最重要的是修善积福,有福的人到任何环境,都能够安定自在,所以福报非常重要,我们称佛為「二足尊」,就是讚叹佛的福报、智慧都圆满。
3) 于一切处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4) 一切诸佛身,皆有无尽相,出现虽无量,色相终不尽。——源自:《华严经》
5) 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6)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7)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8) 今生的相识是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的。
9) 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10) 智者善植因果。
11) 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无非是一片心。
12) 万法唯心。
13) 可不可以为了我,一个这么爱你的我,拒绝所有暧昧?
14) 甘从苦来,乐蕴悲里,皎月朗星我都收藏于心。
15) 佛陀教我们自行化他,不但是自己明白道理,认真修学,更要尽心尽力的把佛法介绍给大眾。眾生早一天认识佛法,就能够早一天觉悟,离苦得乐。多少人听闻佛法之后,都深深感叹自己学佛太晚。所以我们传播佛法的速度要快,我们耽误别人,将来别人也会耽误我们。无心的耽误,虽然没有罪,但是一定有过失,有心的耽误,造的罪业就更大。
16) 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17) 我庆幸在那年遇到了你,因为我爱你。也难过在那年遇到了你,因为已经不在一起。
经典佛法语录句子1) 声声佛号传祝福,句句咒音达情意;朵朵莲花缀莲台,首首梵呗除烦恼;盏盏心灯照暗夜,把把红炬遣无明;愿你福慧双增,扎西德勒!愿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安康,违缘消灭,顺缘增长,广闻深思,勤修佛法,六时吉祥!
2)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因为是──人嘛!
3)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4) 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5) 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7) 以慈爱来感化怨恨,以善良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感化吝啬,以真实来感化谎言。
8)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9) 人生在世,就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这四种缘分,生生世世没完没了,一世比一世结的缘更深,而且恩情会变成怨恨,怨恨却不会变成恩情;乐的事会变成苦,苦事永远不会变乐,所以佛经上常说:「三界统苦」,在六道裡面没有真实的快乐。我们明白这个事实,要彻底觉悟,绝对不跟任何人结冤仇。
10)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1)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12) 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3) 佛说:前世,你是我亲手种下的一株碗莲,别的莲都开了,只有你,直到枯萎,也没能把你清丽的容颜展现在我眼前。
14)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1、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猎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3、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4、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5、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6、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7、下下人有上上智。
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10、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11、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12、佛法是不二之法。
13、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4、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15、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1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17、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18、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19、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20、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21、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22、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23、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24、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25、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26、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27、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28、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29、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30、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31、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32、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
33、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34、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35、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36、说一切法。莫离自性。
37、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38、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39、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
40、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
41、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42、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43、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44、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45、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6、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47、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48、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49、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50、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